最近在读李尚龙的《你没有退路才有出路》,这本书的书名像是鸡汤,但内容却是满满干货。
关于沟通,他用了一整章,教读者如何与异性、父母、同事沟通。
如何与异性勾通,我在上一篇中已经写过,接下来梳理如何与父母沟通。
我们很多人与父母是无法沟通的,没有共同话题不要紧,很多时候,说不了几句就能吵起来,不是觉得父母不能理解自己的苦心,就是理解不了父母的用意,情绪上来控制不住,吵得多了就产生了隔阂。心中所想是要报答养育之恩,实际上却无法在一起生活。
其实,我们与父母沟通最大的障碍,是两代人的三观有很大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两代人成长的环境存在很大差异。比如我们这一代人的父母,大都是五六十年代生人,他们出生的那个年代,饥饿是时代的主题,1960年前后,我们国家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大家都吃不饱,穿不暖,追求物质层面的满足是他们主要的需求。而我们这一代人,生在改革开放,长在世纪之交,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在物质上已经极大丰富,我们更多追求的是精神层面的需求。
与父母沟通,了解了沟通困难的原因外,还是需要一些沟通技巧。
一是按照父母的逻辑去沟通
比如看电视,当父母问我们影视明星是谁,我们说出他们的名字之外,最好能联想到他们年轻时候的明星,进行类比介绍,比如TFBOYS,可以说就是他们那个年代的小虎队,先勾起他们的兴趣,接下来再介绍有哪些不同。
比如选专业,父母理解不了你的选择,你可以告诉他们,这个专业的前景,并明确告诉他们,这个专业是可以当饭吃的,他们听这么说,自然就不怎么反对了。
二是告诉父母你长大了
随着我们的长大,就要管理自己与父母的亲密度,也就是渐渐地树立界限。父母总觉得我们始终是孩子,无意中会越界,过于亲密,这时候,我们就需要跟他们说清楚你的边界在哪里,渐渐地他们也就懂了。
三是经济独立
长大的标志是什么?就是自己能为自己负责,也就是能够自立。如果你在生活上还在依靠父母,那你就没有自由度。因此,经济独立是自由的基础。
四是不要用语言对抗,用行动沟通
孝顺的重点是“顺”。顺着父母来,比什么都重要,但主要还是语言方面的顺。也就是嘴上顺从,不要产生不必要的对抗,实际上该怎么做还怎么做,有了结果,他们自然就接受了。比如他们不希望你考研,你嘴上说不考,实际上积极复习,考上了,他们也就没必要反对了。
五是去影响父母,和他们共同成长
我们要把看到的、听到的主动分享给父母,多问父母一些问题,哪怕这些问题你已经有了答案;与父母沟通千万不要不耐烦。
我们都希望与父母相处融洽,但沟通是门技术,多沟通才能减少误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