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与人交往的加深,人们就会不自觉地抱有期待。希望在苦闷时,别人能懂你;希望有困难时,别人能帮助你。
可是,在成年人的世界里,生活的苦各有不同,遇到的困难也各式各样。别人不可能时时刻刻关注你的心情变化,也没有义务非要拉你一把。
人际关系中,期待是大忌。
01 不要期待别人懂你
梵高说过:“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团火,但路过的人只看到烟。”
每个人的成长背景、生活环境都不同,你的经历别人未必懂,别人的苦你也未必明白。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别人人生的旁观者,根本无法做到感同身受。
“懂”这个词,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是稀缺品。
导演王晶其实拍过一些高口碑的片子,比如《九品芝麻官》《赌神》《鹿鼎记》等。2017年,王晶导演的《追龙》上映,意外收获了高票房和好口碑。
但是,很多人根本无法接受这是王晶导演的,甚至有人调侃道:“连王晶都认真拍片了,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王晶曾经说过,“我一辈子都在受歧视。”因为在他眼里,自己不管拍什么片子,都逃不过被骂的命运,“因为你拍喜剧,人家看不起你。”
前段时间,新上映的《追龙擒虎》这个片子,导演正是王晶。这部片子,票房并不差。但是从业40年,他没有获过任何导演类奖项,甚至连一次提名都没有。
很多朋友都为他着急,觉得拍戏这么多年,被群嘲,被骂,怎么也该做点什么。不然到时候退休了,都没有什么可以回忆的。但是王晶却认为,自己拍每一部作品都很认真,自己写剧本,研究人物角色,从来没有懈怠过。
渴望别人的理解和认可,真的太难了。别人看到的永远只是结果,而不管你过程中付出了多少艰辛。
每个人都想看到鲜花和掌声,希望看到你的高光时刻。而不是你累得像狗一样拼死拼活的付出,却收效甚微的时候。
人生的苦辣最终只有自己品尝,跟别人诉苦,期望别人懂你,最后往往能收获徒劳。
02 不要期待别人按你的想法办事
若说期待别人懂你,是浅层的期待。那么期待别人按照你的想法办事,就是更深一层的期待了。甚至可以说,这种期待带着一种“病态”。
心理学上有一种说法是,越自恋的人,越觉得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认为所有人都该围着自己转。如果一个成年人,依然有这种想法,那么他就还没有摆脱“自恋”。
成年人的成熟,是从意识到自己是个普通人开始的。每个人都没有权利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办事。
《小欢喜》中,乔英子和妈妈的关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父母离异后,乔英子一直跟着妈妈宋倩生活,宋倩把生活的全部重心都放在她身上。英子喜欢乐高,宋倩就给她毁坏,因为影响学习。英子想看考南大的天文学,而宋倩偏要她考清华。
乔英子所有的行为,都只能按照宋倩的想法去做。不然宋倩就会不停地在英子面前哭诉,自己作为单亲妈妈的苦。这种捆绑式的母爱,一度很让英子窒息。
后来慢慢地,英子与宋倩的关系也越来越远。
这种期待别人按照你的想法办事,并不只是体现在亲子关系上。
之前看到一个网友讲的故事。
以前她有一个很要好的朋友,两人几乎无话不谈。有一段时间,她老公总是回来很晚,而他给的借口是加班。但有一次无意中碰到老公的同事,而得到的结果是老公早就下班了。
从下班到回家这中间的两个小时,都到哪里去了呢?后来才知道,原来他总是喜欢下班之后去网吧打游戏。因为家里为了不让孩子过早接触到游戏,规定不能在家打,所以他就趁下班时间在外面打。
于是这个网友听后气不打一处来,觉得自己辛苦上班,接孩子放学,回家做饭,而他竟然下班没事去打游戏。这件事,她自然是跟自己的朋友说了。
朋友的看法是,这样不负责任的男人,估计很难改。而且结婚这么多年,也没见他有什么责任心。朋友说的是事实,但是这个网友就是觉得该给他一次改过的机会。
确实这次事情之后,她老公改了,但没过多久,他又开始以其他的借口不回家。屡教不改,这个网友对她老公非常失望。朋友劝她赶紧做好决定吧,不然还更累。结果这个网友一直做不了决定,没有听朋友的。
她的朋友后来也慢慢地也疏远了她,因为每个给的建议也不听,而她每次犹豫不决实在是让人有些瞧不起。
诚然是最好的朋友,也无权要求别人都听你的。每个人都有对自己人生的选择权,就算是你觉得真为对方好,也只能保留建议,而无权替他做决定。
03 不要付出就期待同等的回报
人生在世,很多时候,付出与回报根本就不是对等的。
之前,知乎上有人提问,“一直付出却得不到回应的关系,还要不要坚持?”
其中有个网友说,“大学时,我帮一室友打了四年的开水。结果有一次我想让他帮我从食堂带个饭,却遭到了拒绝。当时真的挺伤心的,大学毕业后我就再也没有联系过他。很多关系付出得不到回报,让人绝望。”
其实,不是所有人都懂得感恩,你的付出可能收不到同样的回报,有时候甚至可能一点都收不回来。如果付出是建立在期待别人回报的基础上,那么大概率会失望。
职场上,很多人觉得自己付出很多,却没有收到同等的报酬;感情里,付出的多少与收到的也通常不对等。任何地方,都没有绝对的公平和对等关系。
以前有个朋友,跟他关系很好,有快乐会跟他分享,他有什么事我会第一个冲在前面。我以为自己把他当作最好的朋友,他也亦然。
后来我才从别人嘴里听说,他只是把我当作普通朋友罢了,而这样的朋友他有很多。刚开始听到的时候,觉得心里很气,觉得自己太傻。
再后来我想通了,既然愿意付出是我自己的事,那就没有必要强迫别人跟我同样的想法。我拿他当好朋友,是我自愿的,而他拿我当普通朋友,也是他最真实的想法而已。
关系中,总是这样不对等。
再讲一个小兰的故事。
几年前,小兰想买房子,结果首付还差了3万块钱,就想着还是找朋友帮帮忙吧。她最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好朋友彤彤,因为他俩关系最好。彤彤前两年也曾因为买房的事,找她借过钱。
再者彤彤这些年,开了一个服装店,赚了些钱,拿出3万块应该很容易。于是小兰找到彤彤,跟她说明了情况。当提出要借钱的时候,彤彤却沉默了。小兰说钱就是应急的,而且也不多,肯定很快就还给她。
可是彤彤支支吾吾地说,自己最近准备新开一个店,也需要用钱,可能无法帮忙。听后,小兰很失望,原来到借钱的时候才发现,朋友之间的关系这么不堪一击。
高估了你和别人的关系,付出了就期待同等回报,那么结果总会令人失望。
04 放下期待,才能快乐
经济学中有个公式:幸福=效用/期望值。期待值越低,就会越幸福。
作家马德说过一段话,引人深思:
我慢慢明白了为什么我不快乐,因为我总是期待一个结果。
看一本书期待它让我变得深刻,跑一会步期待它让我瘦下来,发一条微信期待它被回复,对别人好期待被回待以好……
这些预设的期待如果实现了,我长舒一口气,如果没有实现呢,就自怨自艾。
人际关系中,当你对别人有了更多期待,就等于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寄托在别人身上。别人的一举一动,都会拨动你脆弱的心弦。长此以往,必然情绪赤字。
我似乎更理解了“君子之交,淡如水”那句话,与人交往时不要期待过多回报和牵扯,而要抱着一如既往平静如水的心态来处事。你投之以桃,我就报之以李。不过多期待,不向一份关系里面添加太多重量,才是与人交往之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