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
三国三十六计:瞒天过海

三国三十六计:瞒天过海

作者: TT白桦 | 来源:发表于2018-10-09 10:18 被阅读98次

三国三十六计:胜战第一计 瞒天过海

总决: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意思是防备周密,则容易使人懈怠,天天看到,就不会疑心。密谋巧计通常就在看起来非常正常的事情里面,而不是在它的对立面。因此,密谋巧计不能够走纯粹阴险的路子。

经典战例:

公元589年,隋朝开皇九年,大将贺若弼率兵大举进攻陈国。陈国由陈霸先于公元557年称帝建立,定国号陈,建都建康。战前,贺若弼奉命统领江防,他经常组织沿江守备部队换防。每次换防他都命令部队于历阳集中,同时还要求三军集中时,插上许多旗帜,支起很多帐蓬,虚张声势,好像要准备进攻一样。

起初,陈国难辨虚实,以为隋朝大军将至,于是尽发国中士卒兵马,准备迎战。但是,陈军发现隋军只不过是守备人马调防,并非出击,便撤回集结的迎战部队。如此五次三番,隋军调防频繁,却一点不露蛛丝马迹,陈国竟然也司空见惯,戒备开始松懈。直到隋将贺若弼大军渡江而来,陈国居然未有觉察。隋军如同神兵天降,令陈兵猝不及防,一举攻下了陈国的南徐州。

三国战例:

三国演义当中,应用瞒天过海的战例很多。最有名的就是吕子明白衣渡江(七十五回)和诸葛亮减兵增灶(一百回)。

一、吕子明白衣渡江

吕蒙点兵三万,快船八十余只,选会水者扮作商人,皆穿白衣,在船上摇橹,却将精兵伏于船中。一面遣使致书曹操,令进兵以袭云长之后;一面先传报陆逊,然后发白衣人,驾快船往浔阳江去。昼夜趱行,直抵北岸。江边烽火台上守台军盘问时,吴人答曰:“我等皆是客商,因江中阻风,到此一避。”随将财物送与守台军士。军士信之,遂任其停泊江边。约至二更,精兵齐出,将烽火台上官军缚倒,暗号一声,八十余船精兵俱起,将紧要去处墩台之军,尽行捉入船中,不曾走了一个。于是长驱大进,径取荆州,无人知觉。

文中提到的吕子明白衣渡江,一举击破关羽的烽火台警报系统,长驱直入,占领了荆州。此计实际上是陆逊给吕蒙出的主意。当初,关羽北上进攻樊城,最担心的就是孙权派人抄了他的后路。因此,关羽仿照周烽火台旧制,沿江列布烽火台,一旦发现东吴军队,即点燃烽火,示警云长。关羽得报,即可迅速回兵。

陆逊给吕蒙出的主意就是麻痹关羽,首先让吕蒙装病不出,使关羽觉得最大的对头已经重病缠身,不会对荆州有所动作;其次,采取白衣渡江的方式迷惑蜀军。想必吴蜀之间来往客商通常皆着白衣,看守烽火台的蜀兵已经司空见惯了,而且蜀兵还经常接受商人的贿赂。因此,虽然有大批白衣人过江,也丝毫没有引起蜀兵的警觉。陆逊恰到好处的运用了瞒天过海之计,一举夺得荆州,一向傲慢无礼的关羽因此落得个败走麦城的下场。

二、诸葛亮减兵增灶

懿因孔明多谋,不敢轻追,自引百余骑前来蜀营内踏看,教军士数灶,仍回本寨;次日,又教军士赶到那个营内,查点灶数。回报说:“这营内之灶,比前又增一分。”司马懿谓诸将曰:“吾料孔明多谋,今果添兵增灶,吾若追之,必中其计;不如且退,再作良图。”于是回军不追。孔明不折一人,望成都而去。次后,川口土人来报司马懿,说孔明退兵之时,未见添兵,只见增灶。懿仰天长叹曰:“孔明效虞诩之法,瞒过吾也!其谋略吾不如之!”遂引大军还洛阳。

诸葛亮出祁山,因佞臣苟安粮草违限之事,得罪小人,中了司马懿的离间计。刘禅宣召孔明回兵。两军对垒,轻率退兵极有可能遭到敌对方的追击,一旦被司马懿大军随后攻击,则可能造成蜀兵的溃散,损失非常巨大。为此,诸葛亮采取了减兵添灶之计,瞒天过海,骗过了司马懿。

使用此计,正应了瞒天过海之“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司马懿也是深通谋略之人,诸葛亮正是利用了司马懿的特点,采取了减兵添灶的计中计,引司马懿上当。当年孙膑马陵之战对付庞涓,曾经用过添兵减灶之计,让庞涓误认为孙膑的士兵正一天天减少,因此孤军深入,追击孙膑,结果中伏,死在孙膑手里。

司马懿看到诸葛亮徐徐退兵,想追又怕中计,就去数诸葛亮兵营的灶间,却发现每天的灶头都比前一天多,司马懿以此判断诸葛亮边退兵边添兵,实际上是引诱自己去追。所以司马懿勒兵不追,使蜀兵不损一兵一卒退回汉中。诸葛亮能够在司马懿的眼皮子底下瞒天过海,把这个计策实在是用到了极致。

相关文章

  • 三国三十六计:瞒天过海

    三国三十六计:胜战第一计 瞒天过海 总决: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意思是防备...

  • 解字即是解人生

    2019年7月22日 星期一 北京热 《磐吉解字三十六计~瞒》 三十六计第一计便是瞒天过海。天地有阴阳,阴阳有虚...

  • 三十六计

    今天我来给大家分享三十六计的第一计,瞒天过海先说一句吧,这个三十六计呀,虽说是这样,但是大家必须还要掌握的这...

  • 2019-01-23

    资深酒友喝酒三十六计之瞒天过海! 【1】瞒天过海 通俗的说就是,制造出一种假象,让人产生误解。这一计在兵法中是很常...

  • 什么是三十六计?

    1、什么是三十六计?答: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

  • 新三十六计

    今天在微博看到分享的这个新三十六计,感觉很好玩,和大家分享一下。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 第一计:瞒天过海第二计:围魏...

  • 瞒天过海

    一直认为“瞒天过海”是贬义词,是说一个人撒了一个大谎。刚刚看“三十六计”之第一计,“瞒天过海”计,原来,这里的天,...

  • 三十六计——瞒天过海

  • 三十六计——瞒天过海

    原文: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出处:《永乐大典·薛仁贵征辽事略》 “瞒天过...

  • 三十六计‖瞒天过海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自以为军事防备极其周密时,其斗志就容易松懈,麻痹轻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国三十六计:瞒天过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xhe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