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真的很难做到感同身受。
引子
2018年7月份的时候,去北京出差。跟都柏林过来的几个老外一起去客户现场做demo。晚上一起吃饭的时候,当时在饭桌上也不知道怎么聊到教育的话题。当时的自己慷慨激昂,虽然用的是英语,对教育的不满以及对教育改革的期待,那是表达的淋漓尽致。同桌的国外同事,也说自己大学毕业的时候确实也觉得不具备工作的能力后面没办法就又接着读了个研究生。
在过去的很多年的时间里,我一直觉得,如果我去当老师,我一定会把课上的很生动;我一定会成为我想让我的孩子遇到就会觉得三生有幸的那样的老师;我一定会.....
后来我就成了你
等自己当上老师后,才突然间意识到一个问题,一个自己从来没觉得是问题的问题。什么是一个好老师?好老师的定义和标准是什么?
我们以前是学生,理所当然的觉得好老师肯定第一条要把课上好。那么课上好的标准是什么呢?学生期末成绩很好吗?要不就是学生从这门课里学到了以前他/她不具备的新知识、新技能,那怎么证明呢?当我第一次被问到,有的老师光备课就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都耗尽了,怎么你的课就比别人上的好吗?你是讲课比赛拿奖了还是被评上优秀教师了呢?那一刻,我怔在了原地。对呀?怎么证明你的课就比别人的课上的好呢?
怎么证明你爱我
在婚恋市场也是,当我们不能客观的考察出一个人靠不靠谱或者换句话说,当我们不能简单高效的考察出一个人是值得嫁或者娶的时候,我们是怎么做的呢?用数字说话。
几套房、几辆车、多少存款。
那么两口子过日子的时候,又是怎么考察呢?
一颗心,比真金
21世纪了,数字化浪潮了。什么都要用数据说话了。或者说数字最有说服力了。可是,有的时候,我们往往忽略了,有时候,你是没有办法,把那颗心拿出来称一称的。作为老师,有时候一颗真心,一颗愿意呵护学生学习小火苗的那颗心,比真金还贵重呀。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短、平、快的拿到数字来论证教育或者教学的成败,未免太功利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任重而道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