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16章 握固比之攥拳 谁更固本培元

第16章 握固比之攥拳 谁更固本培元

作者: 大智若愚研究员 | 来源:发表于2022-03-07 21:48 被阅读0次

    我以油气管道为模型,认为使体内循环变好的方法有循环的原动力强劲和循环的液体质量高,后来我发现我又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血管壁是具有弹性的,和油气管道并不一样。

    油气管道大都埋藏在地下,管壁多是双金属复合管,耐温、抗压、不容易变形损坏;密封性良好,不容易发生泄漏;外面再加上一层保护套,可以减少热量的挥发,利于保温。

    而体内血管壁确是有弹性的,血管弹性是维持血管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特性,人体血液循环的脉动性就是血流与弹性血管壁持续作用的结果。如果血管弹性下降,将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例如引发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降低血管系统对心脏泵血的容纳量、增加脉动对重要器官的冲击破坏风险等。

    所以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保持血管壁的弹性,这样让体内循环变好的因素就是三个:动力充足(能低能高)、管壁优质(能扩能缩)、液体优质(营养全面,不过度)。

    大部分运动一方面可以加快心跳频率,增加心脏供给压力来提高血流速度,另一方面可以让部分或者全身肌肉运动,从而促使血管壁的收缩和扩张,所以平常动动挺好,我主要说一个我觉得和这个非常有关的动作——握固。据说华夏道家传统养生四宝是叩齿、咽津、鸣天鼓、握固,前面三个在坐式八段锦已经说过,就剩这个握固还没说,这次就给补全了。

    握固是道教养生修炼中常用的一种手式,葛洪《抱朴子》里倡导"握固守一",《道德经》里面也有“骨弱筋柔而握固”,《道枢·众妙篇》中“握固者何也?吾以左右拇指掐其三指之文,或以四指总握其拇,用左右手以拄腰腹之间者也”。《寿世青编·十二段动功》中“两手当屈,两大指抵食指根,余四指捻定大指,是为两手握固”。

    具体方法是大拇指握在四指当中,但大拇指尖位于哪个手指根部,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都有说的。在四套健身气功当中提倡的握固法是将大拇指扣在手心,指尖位于无名指(第四指)的根部,然后屈曲其余四指,稍稍用力,将大拇指握牢,如攒握宝贝一般。为什么是无名指根部呢?古人认为此处正是肝魂关窍之所在,中医学理论也提出“肝主握”。我们看新生的小孩子肝经气特别充足,小孩子出于自保,往往会本能地紧握拳头以“固魂”。当人的生命结束的那一瞬间,却是“肝魂尽失,撒手而去”的。握固有助于安魂定神,收摄精气,对肝肾都有好处。——以上信息来源于百科。

    既然是个好动作,简单又可以强身健体,还不影响工作生活(只要不用手的时候都可以做),我自然就开始思考它的广阔用途。

        自然从我熟悉的动作开始研究:(1)《八段锦》中“攒拳怒目增气力”,里面攒拳说的就是握固,大拇指在四指的里面。

    (2)《十二大劲》里面的第三式:前式数字毕,将大指叠在掌心,捏紧为拳,趁势往下一伸,肘之曲者从此两直,以虎口向前,每数一字,拳加一紧,亦数四十九字,四十九紧也。

    (3)《坐式八段锦》里面的第一式:宁神静坐:采用盘膝坐式,正头竖颈,两目平视,松肩虚腋,腰脊正直,两手轻握(握固状态),置于小腹前的大腿根部。要求静坐3-5分钟。

    从这让我想到了两个问题,一是握固和攥拳,都是握住拳头,握固是大拇指在里面,攥拳是大拇指在外面,区别在哪?各自适合练什么锻炼方法?二是握固的力度,是松?紧?还是松紧结合?

    ————————————————————————————————

    一、握固和攥拳的区别及适用方法

    我把网上有握固的和攥拳的方法找了个遍,写握固的方法大都只说了握固的样子和好处,练也只是单独练,很少有跟其他动作结合的,我能找到的也只有上面说的八段锦、十二大劲、坐式八段锦三种方法里面有。而包括攥拳的方法就很多了,很多方法里都有攥拳的动作,比如长拳、形意拳等等。

    把这些归类思考之下,我有种感觉握固主要是聚力练内,而攥拳主要是发力朝外。于是自己不断的反复尝试这两种动作,为防止自己的感觉有误,找朋友也做了这些动作,得出如下结论:

    (1)胳膊不动时手做这两个动作,握固比攥拳挤压更强。握固时大拇指的肉和其他指的肉相互作用,基本无空隙;而攥拳时大拇指在外侧,虽然增加了向内的压力,但是蜷缩的四指里面的空隙让内部压力难以增加。这样对比下来握固更能增加对内的压力,能更好的锻炼筋骨肉、五脏六腑和保持血管壁的弹性,也就是网上说的静心安魂、养精固元。

    (2)悬空出拳时手做这两个动作,攥拳比握固发力更猛。握固时容易导致胳膊的肌肉收缩而发不出力来,而攥拳时候胳膊相对放松,向外出拳的时候力道相对容易传输到手上,力道会更加猛烈。

    所以有没有可能一个是练内,一个是练外?

    八段锦、坐式八段锦是养生、十二大劲是练运力,这些都是比较柔和的,用的握固;而长拳、形意拳、大成拳的功法注重全身发力,用的攥拳,虽然没找到太极拳动作里面握拳动作,但是太极拳的基本手型动作解说里写的也是攥拳,其他的拳法更不用说基本都是攥拳了。

    既然握固这么好,为什么我所见的太极拳、形意拳等功法里都没讲?

    我个人认为一种可能性是太极拳和形意拳都注重桩功,太极拳有太极混元桩、单鞭桩、懒扎衣桩、斜行桩;形意拳有无极式、胎儿式、三体式、报枪式、撑抱式、技击式、熊形式、混元式、盘根坐式,不靠单独的握固,而靠整体的修炼。另外一种可能性就是市面上流传的功法多以练外功为主,练内功的属于不传之秘,各门派里藏有配合握固的锻炼方法。

    华夏功法很多,我只了解了最广泛的几个,就算这几个,我了解的也只是皮毛,毕竟是自己研究,很多思虑不对之处敬请见谅。

    但对于普通人来说,握固确实也是一个可以很多时候都练的方法,比如走路、听课等等,方便不占用时间。

    ————————————————————————————————

    二、握固的力度是松?紧?还是松紧结合?

     坐式八段锦里面要求两手轻握;八段锦里面“攒拳怒目增气力”意思是瞪大眼睛,攥住拳头,自然时要用力握。这两个都好理解,而十二大劲里面写的却让我思索好久:

    十二大劲里第三式里写到“每数一字,拳加一紧,亦数四十九字,四十九紧也”,其他式写的全是“每数一字,拳一紧”,多了一个“加”字,开始以为书中是不是写错了,找了好几个版本的看,都是这样写的,所以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最早的版本写错了,多加了一个字,另外就是写的没错,这么动作有个“加”字,与别的动作不同。不管错没错,分析出来有三种可能性的锻炼方法:

    (1)十二大劲前言中写到“凡行练力功夫,须于静处面向东立,静虑凝神,通身不必用力,只须使其气贯两手。若一用力,则不能贯两手矣。”意思就是用意不用力,那这一式就要手握的时候似紧非紧、似松非松。

    (2)我除了十二大劲第一式能感受到用意不用力,后面的动作感受不到意,不如用力有感觉,也就是有节奏的吸紧—呼松—吸紧—呼松……。

    (3)这个“加”字让我想到第三种可能,加紧就是吸紧—吸紧—吸紧……吸到最大,紧到最紧再呼松。

    这三种都各有各的感觉,目前水平的我实在无法说哪个更好,理论上第一个更神秘更好,但是我个人喜好第三个。

    ————————————————————————————————

    那么除了在上面的三种里面用以外在其他地方有没有可以用到?怎么用?

    首先要注意的就是适用的人群,轻握都可以做,但是用力握的话相当于给身体内部提供一个很高的压力,所以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人不适合练,如果练得时候,感觉身体不舒服,也需要马上停止!

    其次我能想到的第一个动作就是跑步,因为这是最平常的训练,把握固加到跑步里可不可行?

    我找了网上我能看到的运动员的跑步视频,没看到一个握着拳头的,顶多也就四个手指头弯一点。究其原因就是所有的视频都是比赛,手臂应该尽可能的放松,这是最省力的状态,减少身体的负担,才能跑的更远更快。

    我没有找到跑步训练的视频,但是查到的资料有的说平常锻炼的时候可以采取拳头虚握的状态跑步。有的说长跑的初期可以采用手半握拳的姿势,后期冲刺了要松开手。

    我综合考虑了一下,有没有存在这种可能,跑步刚开始身体还没进入状态,手半握固可以帮助提高体内压力,提高身体的机能的活跃程度,后期心跳和呼吸跟上,就不需要握拳了,减少身体负担。

    所以为锻炼身体而跑步的话为了提高锻炼效果可以加上握固的姿势,增加消耗,攥拳消耗的应该更大,更急,但容易过而不及。

    再次还是在站着、坐着、或者躺着练呼吸的时候加上握固的姿势,提高锻炼效果。这个和前面说的提肛的锻炼有些一样。不过这适合逆腹式呼吸,吸气、提肛、收腹、握固,双脚脚趾同时抓地,然后再呼气放松。

    初期阶段:吸5秒呼5秒,吸紧—呼松—吸紧—呼松,一个回合从10个开始,逐渐增加到50个,每天练习2-3个回合,吸呼时间根据自己体质可以减少或者增加。

    中级阶段:吸5秒,停顿2-10秒,呼5秒,其他同上。

    高级阶段:吸紧—吸紧—吸紧……吸到最大,紧到最紧再呼松。

    最后说一下,方法虽好,要根据身体情况练习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16章 握固比之攥拳 谁更固本培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ximr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