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的奇谈怪论真多,有些甚至会变成一种思潮,比如近期对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贫穷的怀念。值得注意的是,这可不是对于小时候黄瓜茄子草莓们的味道的怀念。
贫穷为万恶之渊薮,贫穷产生丑陋和荒唐,你就是说破天,也不能减弱人类对于贫穷的恐惧。你纵有一千个分析可以说明造成贫穷的原因,但是你没有一个理由来称颂贫穷,怀念贫穷。
有人说,那个年代的人很快乐。我要跟你说,任何年代的人都有自己的快乐。类人猿在山洞里打闹或恋爱是一种快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是一种快乐,跳忠字舞是一种快乐,老婆孩子热炕头也是一种快乐,甚至,下雨天打孩子都是快乐。快乐的不可定义性,决定了它不会从属于哪个历史时期。
也有人说,那个年代是平等的。我要说,平等恰恰是贫穷的原始形态。试想,所有人都穷得吃了上顿没下顿,平等自然是平等了,可是,我们需要这种平等么?类人猿住在山洞里,没有衣服,用兽皮遮住私处,因为没有利益的争夺,大家平等相处。可是,这是我们想要的平等吗?如果,我说不平等才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你会不会惊掉下巴?我们究竟要怎样的平等?在怎样的范围内实现平等?这才是最值得关心的。大通套的谈论虚妄的平等,是没有意义的。
其实,对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贫穷的怀念,是心理失衡的表现。固然,改革开放为令人吃惊的贪污腐败、令人咋舌的贫富差距提供了机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又产生了大量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垃圾,但是,这些都不能对冲掉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如果,无视今日中国之强大、民生之富足而一味的强调过去的快乐,怀念过去的贫穷,就是胡搅蛮缠,就是拿着不是当理说。
我经历过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大饥荒,给孩子们讲这些的时候,她们都不相信。她们怎么能够相信,树皮都被吃光了的情景?怎么能够相信,人会被活活饿死?贫穷像噩梦一样笼罩着整个乡村,丑陋每天都发生着,女儿夺走了将要咽气的母亲嘴边的菜团,儿子抢走了父亲身上仅有的几个零钱。每个孩子都浑身长满了疥疮,虱子多得瘆人。那时候也有我们的快乐,捉到一个肥大的虱子会很高兴;有些伙伴,因为苍蝇总来叮身上的疥疮,从而练就了徒手捉苍蝇的绝技,捉到了就会炫耀一番。
归根结底,贫穷最该诅咒,无论它是什么年代的。我不想说服任何人,我只是祈愿我的孩子,永远脱离贫穷的噩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