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场座谈会,因为研讨教学能力大赛,导致一些说话背后的情绪激动。加之随后与王主任的交流,就觉察出自己最近似乎在释放一些不太对路的情绪,察觉这些情绪携带一些求活儿求看见的意识,一丝不自知的思想饱含其中,于是就对自己有些警觉起来。
照我闲不住的个性来看,加上上次在苏州听到建设交通学校的演讲就有些稍具冲动的行动,这些思想虽没有什么自私自利的初衷,但也实在没有什么经得住推敲的智慧,只把自己在这一段时光里曾面对过的一些尴尬与脆弱,集中展示了出去。
这其实是一种不合时宜的释放情绪的做法了 ,除了把伤口与底线持续示人,有一丝自己一吐为快的情绪价值之外再也没有任何正面的意义了。并且应该是会容易招人说出其他意思的话,并且把自己置于并不更有利的境况。
想起最近一直被投喂的几个职场生存哲学的视频,知道随便叨叨那些负面感受,实际上是大忌讳。 一是即便面对好友也不宜输出太多以抱怨为主的意思表达,因为这样不会带来什么真正有价值增量的收获,并且把眼前的倾诉对象给他增添不了一丝愉悦,反而把这种困扰情绪传播出去,变成了困扰按倍数放大的效果。二是这种倾诉助长了自己心底漂浮不定不够沉稳的情绪,而没能往寻找答案上走的话,除了哀怨和固化于类似习得性无助一类的情感再无更多建设性的情感输出。
于是,昨晚一边与友人吃饭玩耍,一边省思了心底的这种声音,觉得需立即回归到手头紧迫需要做的事儿上,把自己集中沉陷于过往一些因缘际会导致的不可控力量带来的影响,这种沉浸式内耗实在是太不明智。
事务的道理在于弄清背后的逻辑,适应它与之和谐共处,而不是停留在抱怨上停止不前。否则,就是一地鸡毛,无处安放自己的梦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