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有效人际关系
你可能一直都理解错了“情商”

你可能一直都理解错了“情商”

作者: 笛声飘雪 | 来源:发表于2018-12-14 00:40 被阅读2次

你可能一直都理解错了“情商”

近年来,所谓的“情商”逐渐被归为会说话,会做人。人们不仅认为一些主持人情商高,如蔡康永、汪涵,在自媒体的引导下,大众还衍生出了一种“会说话”就是高情商的心理。

于是,一些人费尽心思在如何把话说好,如何让自己被更多人接纳。与此同时,不少人忐忑不安地想,“糟了,我嘴这么笨,一辈子都不能好好说话,都不会做人了”。

可是真的是这样吗?“情商高的人会说话”、“情商高的人更能被接纳”→“情商高的人更容易成功”。诚然,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但在不反驳这个因果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成立的情况下,“情商高的人更易成功”“情商高的人会说话”并不能推出“会说话的人更易成功”。

绞尽脑汁、小心翼翼地去做一个“会说话的人”,最后大概能成为一个八面玲珑的人或者是懦弱的人。

因为社会是由差异构成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表面上是“沟通”,实际上是不同价值观导致的不同做法的互相传递。请舍友帮忙带饭,她不肯帮,很大可能不是因为你语气不够婉转、态度不够诚恳,而是对方认为不太方便,而且她认为自己没必要忍受这种不便来帮助别人。

你可能会问每个人都会觉得不便,为什么有些人肯帮,有些人不肯?肯帮忙的人是她认为你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值得她忍受这种不便。而有些人则认为俩人的关系不会因为这种小事影响(包括好的影响和坏的影响),不管哪种她都会拒绝。同样的结果是不同的价值观导致的,但是日常我们都不太注重,最起码我们在被拒绝后很少会问“你是怎么想的?”

那些能“好好说话”的人,并不是因为他们掌握了高超的沟通技巧,懂得如何“舔着脸”如何“给人顺毛”,而是他们能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让自己的价值观较好的实现,不管是在顺风顺水的情况下,还是在苛刻的条件下。

如职场上经常被归咎为“缺乏沟通”的经典案例,两人共同负责同一个任务,但是最后上交的方案看起来却是两方硬生生拼凑在一起的,一问才知道前一种情况是两人分别负责不同部分,各想各的,各写各的,最后合并上交。导致整个方案根本就不成整体,前面的想法在后面没有体现出来,而后面某些部分前面并没做好交代。

与此相对的是另一种情况,A和B共同负责某任务,俩人找了个合适的时间一起把任务安排讨论好了,俩人分别负责自己所擅长的部分。在中期,俩人对各自的进度进行交流,互相提出问题,讨论解决的办法,优化方案,做出初稿,而后俩人再细看方案,尽俩人之能,让方案从整体上和细节上都没有错误。

这两种情况看起来展现的是“沟通”的重要作用,但是这背后是两组人不同的价值观。第一组人认为“共同负责就是俩人一起出力”。只要有参与就好,至于“出力”的结果那是领导的事。第二组人认为“共同负责强调的是尽两人的才能”,那么,上交的成果就必须是两人智慧的结晶,哪怕不完美,但是它必须是经过两人合力商讨、审核的。

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思维是导致不同处事手段和态度的原因。而“好好说话”只是某种情况下由价值观引出的应对手段。如果要我说如何提高情商并获得成功,我想这是很难的。首先提高情商不能对等于成功,情商对成功所起的作用究竟有多大也是很难量化的。再者作为一个平凡的学生,我是不够资格谈成功的。

但是要想在这个充斥着差异的社会活得舒心一些,我倒有些看法。

不需要去追求任何情况下、对任何人都“好好说话”。这是错误的想法,根本不能实现。我们可以追求的是尽量让自己的价值观较好的实现,我强调的是人与自己的和谐相处。

例如在图书馆的自修室,很多人在静静地学习,或者玩手机。但是这时突然传来电脑消息提示的声音,我们都以为接下来声音会得到控制,毕竟一般人都知道学习场合要营造安静的氛围。然而,耳边频频传来提示音,音量未减,且频率有加快的形势。

不止是我,我旁边的一个女生也被打扰了,这样的声音响了十次左右,她忍不住了,开始收拾东西走人。

我内心认为在图书馆任由自己的电脑发出响声是不当的事情,我想我该遏制这样的事情发生。我先是采用和平的方式,我离开座位,走向声音的来源,但是我发现我并不能辨认它来自哪台电脑,哪个人。

这意味着不能小声提醒电脑的主人戴耳机,我回到座位,在声音又响起来之后,高声说道“请问是谁的电脑?麻烦戴耳机,我们来这里不是来听你电脑发出的声音的。”

我注意到在我说话的时候,有人满脸鄙夷地看向他的右侧。后来几个小时过去了,图书馆再没有响起任何电脑的声音。

这个事例可见到四种人,一种是任由电脑发出噪音的人,一种是受不了噪音被动离开的人,一种是我这样主动解决问题的人,还有一种是内心不认同但在忍受的人。

解决噪音问题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找到来源轻声提醒,一种是不顾情面、严厉提醒。如果我一昧追求“好好说话”,那么我可能在找不到声音的来源后放弃,忍受一段时间后去别的楼层自习。这样我可能憋着气,因为我知道噪音的主人是不对的,可是我还是得妥协。这种情境下我的状态无疑会受到影响。

我就选择不“好好说话”,只求让事情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如果在我采取措施后电脑噪音仍不停止,那么我就知道,这个人跟我价值观有巨大差异,我不奢望能改变他了。我仍能平和的去别的楼层学习。

但像是一些矛盾,根本就不是沟通、“好好说话”就能解决的,那就不用再说了。“分道扬镳”反而是比较好的做法,我背负着我的价值观,走我的路,而你亦如是。

我曾经担任纪律委员,负责班级同学上课、会议考勤。总会有那么一两个同学迟到,总会有人各种原因不来上课。这本来是很个人的事,但是因为涉及到学院的学风、班级的班风,纪委被要求记录缺勤或迟到的同学。但是有些同学对此不满意,“都是大学生了,我有选择是否听课的权利”。不来上课让我依旧打钩,但我认为这与纪委的职责相悖。起先,我试图说服他们,尊重老师。个别同学以“老师上课很‘水’”为由仍旧不服。后来,我以制度为由,说明可以往上对考勤制度提意见,等到制度被废除了纪委就不用管考勤了。可是仍旧有人以其他班的考勤制度来对比,说明我们班的不合理。

在一次次“碰撞”中,我非常清楚地认识到我和这部分同学价值观的巨大差异。我永远都不可能做到让这些人满意,他们不会为了“漂亮”的考勤每次都来上课,我也不会为了“和谐”的氛围就妥协。所以,我辞去了“纪委”这一职务。

“好好说话”确实能够解决一些问题,然而要明白有些矛盾的产生是价值观的差异,是人与人之间难以跨越的鸿沟。“尊重个体间的差异”,并不是一件如想象中那么容易做到的事情,最起码身处医学高校,我身边就有不少人并没有做到这一点。

然而正是因为个人之间的差异巨大,且不易互相理解,所以才使得“沟通”的作用被强调,甚至把这种能与他人构建良好关系的能力称为“情商”。然而过分强调与他人融洽的关系,并事事以关系融洽为先,而不管人与人之间价值观的差异,不管个人本身的精神诉求,一昧的去打造他人眼中“高情商”的形象,是不可取的。

不妨秉承着“尊重差异”的心理,对待事物,能沟通就沟通,不能沟通就作罢,放过他人和自己,坚守自己的价值观。让自己的心灵处于闲适、自由的状态才是真正的“高情商”。

�:���

相关文章

  • 你可能一直都理解错了“情商”

    你可能一直都理解错了“情商” 近年来,所谓的“情商”逐渐被归为会说话,会做人。人们不仅认为一些主持人情商高,如蔡康...

  • 关于阅读,你可能理解错了!

    身边很多人,都有知识焦虑,为了缓解焦虑,有的人选择听音频,有的人选择了参加培训课程,还有的人每天刷文章,更多的人开...

  • 关于什么是自尊,你可能一直都理解错了

    上午听小步读书会的《非暴力沟通》,讲述者对什么是真正的自尊的讲述触动到我。他举例说,如果有个孩子因为别人一句否定的...

  • 获得成功,坚毅比智商、情商更关键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一个情商高就是会说话,那你可能理解错了它的真正含义。关于情商,百度上是这么定义,指人在情绪、情...

  • 我们,只是差一场告别

    是时候醒了,我一直都知道你是我这一辈子最不可能的人。 以前,我小心体会你的每一个眼神,生怕理解错了意思——可我还是...

  • 以慢制快,你可能理解错了

    慢慢来,你才会快。 这个观点已经得到很多人赞同,我以前也说类似的观点。比如以慢制快。 但发现一些人对这句话,有一定...

  • 人生若只如初见

    我们可能都理解错了,请试试从左往右读……

  • 309.“创新”可能理解错了

    知六·洋豆豆向您荐书 第309 天,本书豆瓣评分9.0 分。 【洋豆豆荐书】第309天~“创新”可能理解错了 30...

  • 2020-10-25

    你理解的情商可能是很狭隘的。 不仅仅是人际交往能力。人们往往都会把情商和处理人际关系画上等号,觉得情商高的人就是人...

  • 没必要的人或事,何必要浪费我们的情商

    我所理解的情商高,只不过是自己对某人、某事有着比较偏执的喜好罢了。 情商(EQ)和智商(IQ)一直都是深受人们讨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可能一直都理解错了“情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xoi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