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他人数学成绩的逆袭
十多年前,听一位朋友说过他弟的数学成绩非常的差,考试成绩总在40多分到50多分之间徘徊,后来,他弟遇见了一位数学老师,也不知道那数学老师给他弟说了些什么,讲了些什么,他弟突然就开窍了,从那以后数学成绩再也没下过90分。
现在想来,那老师一定是有一套正确的方法论交给了他弟。
他弟的幸运我也有二分之一,上学那会儿,我的数学成绩也总徘徊在40多分到50多分之间,后来,我一直没有遇到过那样的好老师,所以,我的数学一直没开窍过(算不算有二分之一呢,挺尴尬的冷笑话)。
02 任何领域的成长都有方法论
其实,不管任何领域,我都坚信一定有一套可以让人们变得更好的方法就在那里,他一定在某一处地方等着你能力到达了之后主动与你匹配,即使你不挣扎的寻找,你不挣扎的提升自己的能力,但那方法论就在那里,他就像是一个物件一样停留在一个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地方,谁的能力强谁就可以拿走,从此拥为己有,并且此生永不相离,毕竟,学习方法论这个东西,一旦会了,将会运用到任何时候的任何领域,就像骑自行车一样,你学会了就不可能再忘记。
其实,我一直都是盲目的自信,甚至是盲目的笃信,笃信我未来一定可以变得更好,这种盲目的希望来自于内心那种莫名的力量,可能这种“盲目”和“莫名”听起来简直是荒唐,那又怎样,800头牛把这种“荒唐”都拉不走,这篇文章或许就是因为内心的这种莫名的力量而写出来的。
罗胖说过一句话:
人生一切难题,知识给你答案。
同时,我也听说过另一句:
总有一天,在书里,你会看到那句让你醍醐灌顶,重塑人生的那一句话。
上面两句话,像魔鬼一样,自从我听到的第一次起,它们就变成了我大脑里的沟回,从此再也忘不掉,是不是这样,有些言语听过或看过以后便刻到你的脑子里再也忘不掉?
03 建立成长型人格
我们一定要建立成长型人格,让自己持续的阅读,持续的学习知识,持续的带着所学去生活、去工作,相信一切都是可以通过努力变得更好的,这样,我们想要的一切答案和结果或许都有机会得到。
人各有志,每个人想要的东西都不是一样的,不是每个人都想要功成名就、盆满钵溢的(请给我上满,哈哈哈),有的人就是想平平淡淡过一生,但是有一个关键问题我们得搞清楚,我们的内心到底是想过的更好而没有能力,所以才被动的“想要平淡的一生”,还是我们的能力已经可以让我们过上我们想要的生活,只是我们主动的选择了“就要平淡的一生”。
有能力选择而不选择和没能力选择而没得选,千差万别!
04 坦诚于自己的内心
在生活中,我发现很多人也包括我自己常会说这样的话:
“咱没必要买那么贵的”(要有钱谁不想买更好的,大多情况下更贵的就是更好的)
“那个我不想要”(有能力得到谁不想要)
可我们却总是欺骗自己,隐瞒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
我们不是经常听到甚至自己给孩子说过这句话吗?“你现在好好学习,为的是将来你能有更多选择的权利,而不是被迫选择”。
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学生,同样也适用于所有成年人,我们的今天够好吗?很多事情有选择的自由权吗?如果我们的选择一直很被动,我们也需要让自己的能力“强壮”起来,拥有更多选择的自由,不再那么被动,我的能力就很被动,所以,我现在在挣扎着前进。
05 一起进步,可否?
还记得文章的前面所说的那句吗?不管任何领域,一定有一套可以让人们变得更好的方法论就在那里,所以,你想不想和我一起去寻找那套方法论,现在,我已经找到了一丢丢的方法论(等我的方法论成体系了写成干货文章与你们分享),如果你有学习方面的相关方法论,我可以和你学习一下吗?如果你没有,你愿意和我来聊聊吗?说不定我们之间可以擦出有关成长的小火花呢。
THE END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用现在的全力以赴迎接更好的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