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书的发展史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

书的发展史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

作者: 罗钰然 | 来源:发表于2018-04-01 19:57 被阅读0次

    罗钰然  五年级    海星班

    海星班

    书的发展史到底是什么呢?

    书的发展史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ook

    我们今天就来看一看什么是书的发展史吧!

    书的发展史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ook

    1、概述

    书籍的历史和文字、语言、文学、艺术、技术和科学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它最早可追溯于石、木、陶器、青铜、棕榈树叶、骨、白桦树皮等物上的铭刻。将纸莎草用于写字,对书籍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约在公元前30世纪,埃及纸草书卷的出现,是最早的埃及书籍雏形。纸草书卷比苏美尔、巴比伦、亚述和赫梯人的泥版书更接近于现代书籍的概念。

    2、简策

    中国最早的正式书籍,是约在公元前 8世纪前后出现的简策。西晋杜预在《春秋经传集解序》中说:“大事书之于策,小事简牍而已。”这种用竹木做书写材料的“简策”(或“简牍),在纸发明以前,是中国书籍的主要形式。将竹木削制成狭长的竹片或木片,统称为简,稍宽长方形木片叫“ 方”。若干简编缀在一起叫“策”(册)又称为“简策”,编缀用的皮条或绳子叫“编”。

    3、帛书

    中国古代典籍,如《尚书》、《诗经》、《春秋左氏传》、《国语》、《史记》以及西晋时期出土的《竹书纪年》、近年在山东临沂出土的《孙子兵法》等书,都是用竹木书写而成。后来,人们用缣帛来书写,称之为帛书。《墨子》有“书于帛,镂于金石”的记载。帛书是用特制的丝织品,叫“缯”或“缣”,故“帛书”又称“缣书”。

    4、卷轴

    公元前 2世纪,中国已出现用植物纤维制成的纸,如1957年在西安出土的灞桥纸。东汉蔡伦在总结前人经验,加以改进制成蔡侯纸(公元105)之后,纸张便成为书籍的主要材料,纸的卷轴逐渐代替了竹木书、帛书(缣书)。中国最早发明并实际运用木刻印刷术。公元 7世纪初期,中国已经使用雕刻木版来印刷书籍。在印刷术发明以前,中国书籍的形式主要是卷轴。公元10世纪,中国出现册叶形式的书籍 ,并且逐步代替卷轴,成为世界各国书籍的共同形式。

    5、活字印刷术

    公元11世纪40年代,中国在世界上最早产生活字印刷术,并逐渐向世界各国传播。东到朝鲜、日本,南到东南亚各国,西经中近东到欧洲各国,促进了书籍的生产和人类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公元14世纪,中国发明套版彩印。15世纪中叶,德国人J.谷登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活字印刷术加快了书籍的生产进程,为欧洲国家所普遍采用。15~16世纪,制造了一种经济、美观、便于携带的书籍;荷兰的埃尔塞维尔公司印制了袖珍本的书籍。

    从15~18世纪初,中国编纂、缮写和出版了卷帙浩繁的百科全书性质和丛书性质的出版物── 《永乐大典》、 《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

    6、平版印刷

    18世纪末,由于造纸机器的发明,推动了纸的生产,并为印刷技术的机械化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印制插图的平版印刷的出现,为胶版印刷打下基础。

    19世纪初,快速圆筒平台印刷机的出现,以及其他印刷机器的发明,大大提高印刷能力,适应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书籍生产的不断增长的要求。

    从书籍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我们了解,书籍逐渐的发展到轻便、历久,易于记载、复制文字和图画的材料上,通过不断完善的技术方法,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流传和保存信息,具有宣告、阐述、贮存与传播思想文化的功能。

    书籍是人类进步和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跨入20世纪,书籍已成为传播知识、科学技术和保存文化的主要工具之一。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传播知识信息手段,除了书籍、报刊外,其他工具也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但书籍的作用,是其他传播工具或手段所不能代替的。在当代,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书籍仍然是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传播工具。

    亦称金文,就是指铸刻在这种青铜器物上的文字。青铜器本身有其固有的用途,铸刻在上面的文字也只是档案性质的资料,尚不具备正规书籍的涵义与性质。但青铜器作为一种文字载体,传播了历史事件和古代知识,又起到一定的书籍作用,故历来的中国书史研究者把青铜器铭文视为中国书籍的初期形式之一。

    03.战国至魏晋时代的书写材料。是削制成的狭长竹片(也有木片),竹片称简,木片称札或牍,统称为简,现在一般说竹简。均用毛笔墨书。这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书籍形式,用于书写文字的木片称木牍,多用于书写短文。

    04.帛书又名缯书,是以白色丝帛为书写材料,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现存实物以子弹库楚墓中出土的帛书为最早。

    05.石经。石经是中国古代刻于石碑,摩崖上的儒家经籍和佛道经典。迄今有文字可考的刻儒家经籍的石经有熹平石经、正始石经、唐开成石经、蜀石经、北宋石经、南宋石经、清石经七种。

    06.拓印。把石碑或器物上的文字或图画印在纸上。也可用纸紧覆在物体(如植物的叶等)表面,将其纹理结构打拓在纸上。刻石的拓印,由来亦久,那时的拓印术实际上已经是雏形中的印刷术了。

    07、纸质书。自东汉蔡伦发明了纸以来,书写材料的有了飞跃性的提升,文字信息的传播有了更好的载体,这为中国文化的普及与进步扫除了巨大障碍。中国考古发现有西汉时的纸质地图,但当时文献的载体主要还是竹简和帛。魏晋以来,随着佛教发展,纸本经卷才发展起来,早期的纸质文献多为卷轴装或经折装,到了唐代后期随着雕版印刷的流行出现了蝴蝶装,就与现在的书形式差不多了。



    我国为例,最初的结环记事,到甲骨刻字,再到竹木片记事,到东汉蔡伦时期发明蔡伦纸开始在纸上书写,唐朝时的雕版印刷,宋朝时毕升发明活字印刷,这些虽然印刷方式不同,但大都是在纸上,近代以来有铅字印刷,随着第三次现代革命的发展,印刷方式发生了改变,出现了激光排版,排版效率大为提高,网络的发展,电子书出现。

    在我国古代,书籍装帧经历了卷轴装、旋风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我国才有了现代装帧艺术形式的书籍。
    电子书
    电子书是指将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讯息内容数字化的出版物和植入或下载数字化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讯息内容的集存储和显示终端于一体的手持阅读器。代表人们所阅读的数字化出版物, 区别于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出版物。电子书 通过数码方式记录在以光、电、磁为介质的设备中,必须借助于特定的设备来读取、复制和传输。


    发展趋势

    准入制度
    国内首个针对电子书产业的规范指导性意见出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昨2010年10月10日日在其官网发布了《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发展电子书产业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全文共20条,提出建立电子书行业准入制度,对从事电子书相关业务的企业实施分类审批和管理。


    电子书有好处也有坏处

    电子书的优势

    1、开创了一个新的阅读媒介(以前是纸质的),是时代的进步

    2、阅读效果“图”“文”“声”三者兼具,更形象生动,开创阅读先河

    3、卫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环境

    4、书的保存更简便,便于存储,不占用空间

    5、制作上传之后,不用印刷,节省了资源电子书是可以在网上下载至任何地点的电子版图书。他们可以很容易销售,不像传统的图书,他们随便复制。但是,不要因此而低估电子书的价值。它们是真实的、非常有用的、有价值的,也是有利可图的。

      电子书的销售在网上广泛存在。在线信息类电子书非常畅销,这类电子书在网上简直卖疯了。线下的信息产品一直都保持着良好的销售业绩。这个趋势已经蔓延到网上。两者间的唯一区别就是:电子书能够“即刻满足”人们的需求。

        读者只需要花几分钟时间用信用卡付款,然后马上就可以阅读他们刚刚买到的书。不用去逛书店,也不用浏览图书目录……只要挪动鼠标、点击、购买,然后马上就可以得到想要的书。而且,同传统图书不一样,电子书的更新非常容易,不需要花费巨额的再版费用。对图书的修改及更新只要简单按几下鼠标就可以完成。

          电子书的另外一个显著优点是:可以切实地实现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在电子书中,作者可以提供其它信息资源、文件、视频或音讯指南等连结。在这里,你的想象力真的是你唯一的局限。这种互动对传统图书而言是完全不可能的。因而,电子书开辟了一个全新的、令人兴奋的网上市场。

    1)无需运输费用

    2)无需等待送货。几乎可以在购买的同时就得到产品。

    3)同一本书可以多次出售。你只需要在你网站上保留一个副本。

    4)电子书可销售给任何有计算机和信用卡的人。

      电子出版革命还刚刚开始。互联网给我们提供了必要的载体与途径,使我们能够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把信息产品销售并交付给世界任何地方的人。

    电子书的坏处

    1、它受电脑设备,网络及电路等的限制,如果产生故障将不能阅读。

    2、它不方便携带,只能在电脑前阅读,不能带走,受时间和地点的制约。

    3、相比纸质书籍,对视力的损伤更大

    4、电子阅读的普及率还很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5、如果你的电脑中毒或者硬盘损伤,资料丢失的话那就把电子书丢了。再去下载,麻烦~

    6、电子书要一直对着电脑看(如果喜欢看书的话),太伤眼了。

    7、电子书不象纸书可以到处作记号,比如你觉得的重要的地方想划线。

    8、没有书卷味,没有书香感觉不在读书~

    现在的书有好多好多如:

    1、《蛙》: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

    2、《丰乳肥臀》:讴歌生命意义和伟大母性

    3、《欢乐》:莫言中篇小说集

    4、《白狗秋千架》:莫言短篇小说集

    5、《生死疲劳》:农民对生命无比执著的颂歌和悲歌

    1、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也是中国最早的现代白话小说。同时他也是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鲁迅著有短篇小说集《呐喊)(1923)《彷徨》(1926),散文集《朝花夕拾》(1928),散文诗集《野草》(1927),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1936)。

    鲁迅的杂文集有《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集》等15部。《拿来主义》、《纪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灯下漫笔》、《祝福》、《药》、《阿Q正传》等被选入教材。

    2、朱自清(1898--1948),江苏扬州人,原名自华,字佩弦。现代作家、学者和民主战士。召散文《荷塘月色》被选入教材。

    3、钱钟书(1910--1998),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他深入研究中国的史学、哲学、文学经典,同时不曾间断过对西方文学、哲学、心理学等的阅读和研究。主要学术著作有《谈艺录》(1948)、《管锥编》(1979)、《宋诗选注》(1958)。同时,他还著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1941),短篇小说《人兽鬼》(1946),长篇小说《围城》(1947)等。无论他的散文或小说,都具有机智隽永的特点。《读(伊索寓言)》被选入教材。

    4、汪曾棋(1920---1998),江苏高邮人,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作品《胡同文化》被选入教材。

    5、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诗作《再别康桥》被选入教材。

    6、闻一多<1899--1946),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诗作《水》被选入教材。

    7、艾青,现代著名诗人。诗作《我爱这土地)被选入教材。

    8、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浙江海宁人。诗人,其诗作《赞美》被选入教材。

    9、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他的小说集《沉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小说集。散文《故都的秋》被选入教材。

    10、巴金(1904--2005),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散文《灯》被选入教材。

    11、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是我国现代杰出的无产阶级文学家,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作品《<鲁迅诗稿>序》被选入教材。

    12、沈从文(1902--1988),湖南风凰人,现代作家。作品《边城》(节选)被选入教材。

    13、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著名剧作家。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其剧作《雷雨》片段被选入教材。

    14、老舍(1899--1966),现代小说家、剧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是笔名,北京人,满族。代表作有小说《骆驼样子》、《四世间堂》,剧作《茶馆》、《龙须沟》等。其剧作《茶佑》被选入教材。

    15、丁西林(1893—1974),原名丁燮林,字巽甫,剧作家,物理学家。代表作有《一只马蜂》《压迫》等。剧作《三块钱国币》被选入教材。

    《尤利西斯》被认为是西方后现代小说之最,甚至还有专门的“尤学”

    《追忆逝水年华》笔调平淡而隽永,就是长了点。

    《洛丽塔》通过畸形的爱情展现了英语的丰富性,多义性与晦涩。

    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描写了人类信仰缺失的精神空虚状态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写出了那拉美的开拓史

    卡夫卡是必须看的《变形记》《城堡》

    博尔赫斯《交叉小径的花园》精妙写出了不确定的状态。



    古代的书虽然很古老,但是还是有很多著名的书如:

    史记,左传,道德经,山海经,尚书,论语、《大学》、《孟子》、《中庸》、《周易》、《周礼》、《礼记》、《诗经》、《孝经》、《尚书》、《春秋》、《史记》、《尔雅注疏》、《说文解字》、《史记》、《资治通鉴》、《孙子兵法》、《国语》、《水经注》、《战国策》、《本草纲目》、《茶经》,九章算术 ,烈女传,


    《世说新语》《资治通鉴》《淮南子》《封神演义》《儒林外史》《西厢记》《琵琶记》《牡丹亭》《长生殿》        《聊斋志异》《浮生六记》《论语》《墨子》《孙子》《劝学》《天论》《九歌》《九章》《天问》《离骚》《国风》《战国策》《楚辞》《诗经》《书经》《礼》《周礼》《仪礼》《礼记》    《易经》《春秋》《大学》《中庸》《孟子》《左传》《国语》《吕氏春秋》《山海经》《战国策》《玉台新咏》《乐府诗集》

    小说有

    1.红楼梦(又名《石头记》) (清) 曹雪芹;

    2.水浒传 (明) 施耐庵;

    3.三国演义 (明) 罗贯中;

    4.西游记 (明) 吴承恩;

    5.镜花缘 (清) 李汝珍;

    6.儒林外史 (清) 吴敬梓;

    7.封神演义 (明) 许仲琳;
    8.聊斋志异 (清) 蒲松龄;
    9.官场现形记 (清) 李宝嘉;
    10.东周列国志 (明) 冯梦龙;

    《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套图书集成(其次是明朝的永乐大典)。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开始编纂,历时9年成书。共收书3503种,79337卷,36304册,近230万页,约8亿字。整套书收录了从先秦到清乾隆前大部的重要古籍(一部分被列为禁书),涵盖了古代中国的几乎所有学术领域。

    书的发展史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ook

    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的发展史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xpa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