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开始网上预约。这是好事。
从开始的省会城市到三四线城市,投放量渐渐增多。
今天,想着给孩子上学备点口罩,就去应约参加某某药店组织的网上预约。
和想象中差不多,12点整的网上预约并不顺畅。从前一分钟到后两三分钟,预定网页很难打开。不知是手机问题、网络问题,还是自己的人品问题呢?让我深感自责,内心禁不住感慨:这种靠网上预约销售口罩的方式,真他娘的折磨人。
要注册商家的客户端,要挑选属地店铺,要把大批量的人,集中在固定的时间段。这种场面,像极了《唐伯虎点秋香》中在庙门口发放馒头救济叫花子的场景。
没有抢到,内心失落;抢到了,如获至宝。
这个时代,不知何时,“抢”字泛滥成灾。
连原本需要救急的防疫物资,也可以堂而皇之地被“抢”一下。自从大理市政府抢口罩事件被惩处后,很多部门便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拿到必需的口罩了。
事情再倒回来想,到底有多少需要口罩的人,会靠网上预定呢?
比如,奋战一线的卡点工作人员,他们会参加网上预约么?
比如,走出家门去务工就业的乡下劳力,他们会参加网上预约么?
比如,奋战在疫情二线三线的医护工作者,正在忙碌照顾其它病例患者,他们会参加网上预约么?
比如,正在工作岗位的一线防疫干部、扶贫干部,他们要四处奔走,到走村串户去工作去走访,他们会参加网上预约么?
再比如,街头执勤的警察、超市门口的保安、打扫街道的环卫,田间地头的劳苦大众,还有些年龄偏大、位置偏远的贫困家庭、残疾家庭、老人家庭,他们会参加网上预约么?
想必,网上能够预约到的,必然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比如好用的手机、好用的网络、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能够满足这些条件的,又会是谁呢?
网约口罩本身是好事,企业有利可图也无可厚非,但在必需物资奇缺的大环境下,单靠市场驱动是万万不行的,很容易适得其反,暴露很多问题隐患。存货到底有多少,每天的量是如何分配的,很多信息无从知晓。能否通过更为积极的政府采购程序,照顾到本该需要照顾的人,让有限的资源得到更为科学的支配呢?
近些天,网络涌现个别渠道销售口罩的现象同样在增多,价格也心照不宣地提了又提。这种打擦边球的行为,尽管并非正统,却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急缺口罩的问题。
马云说,疫情告诉我们,必须买房,否则紧急关头你连住的地方都没有。
紧急关头,谁会是你最牢靠的靠山呢?
真正的靠山,万不可在紧急关头,去缺位,去迷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