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天气有些阴沉,走在大街上,没有太多的喧闹,倒是有这个城市特有的沉静。走到杜甫草堂的门口,那种质朴夹杂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游客不是很多也不是很少,一切刚刚好。
杜甫草堂游记当听说我们社团要去杜甫草堂游览时,我不由自主的的回忆了我对杜甫印象。坦白说,对于我一个文科生来说,我对杜甫的了解仅只限于初高中书本上的学过的诗歌,只停留在只知杜甫是个伟大诗人,被后世称为诗圣,令我印象最深的呢是李白与杜甫是对好兄弟。说来真是惭愧,杜甫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我觉对他的了解仅停留在表面,不知他在这伟大背后又有怎样辛酸的故事呢,这次社团组织的草堂游记正是个走进草堂走进杜甫的良机。
天刚刚蒙蒙亮,冬日的寒意笼罩在一层薄雾中,我们社团一行人怀着热诚之心登上前往杜甫草堂的校车。途中于朦胧中望向车窗外,虽说薄雾下的远方一片模糊什么也看不清,但内心觉似有雾霭沉沉楚天阔意境。可能是想起老师讲到杜甫晚年生活凄凉苦楚,漂泊不定的心酸。眼望此情此景颇有些怅惘同情之心吧。经过一路颠簸,到达草堂时冬日暖阳已冉冉升起,光辉洒向草堂。我驻足在草堂外,望向杜甫草堂四个大字,在阳光的照射下,草堂熠熠生辉,像是诗人在冥冥之中迎接着我们的到来。
杜甫草堂游记怀着好奇与敬重的心情在静谧的阳光中走进草堂,映入眼帘的是参天大树,密竹幽林,曲径小道。我们沿着曲径小道向着草堂深处走去,一路花草林木伴随着草堂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吧,虽说这个时节草儿已枯萎,草堂池沼中的小荷已枯黄,满塘枯枝败叶似乎述说这他们的主人生平不得志之凄凉。可我在内心想着来年夏日定会又是一片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之景。不得志也会有自己的一片天地,正是因为命途多舛,诗人才会在公元759年冬天,为避 “安史之乱”,忧国忧民的诗人杜甫携家由陇右入蜀到成都,才会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流传至今的有240余首,达到巅峰时期。走过池沼,远处岸边上看见一群人正在围着石板围观。近观,原来是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在画纸上作画呢。这老人还做的不是一般的画,灵活的手指蘸上砚台中的墨,在画纸上挥洒自如地创作着自己的手指画。我到是顿时佩服的五体投地。看着老人在草堂池沼岸边自在作画,听着小树枝儿上鸟儿清脆的声音,有着古朴的古人之余韵,鸟儿清脆的鸣叫似述古韵悠长。
杜甫草堂游记再往里走便是坐坐亭子林立,营造出古时典雅幽静之境。想必杜甫当年在这草堂、林子、亭子中穿梭,寻找创作的灵感吧。所以杜甫在《堂成》中写到“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既然诗人写草堂已落成,那这我们的草堂之行,重点肯定得说说这草堂了。远观草堂外貌是用茅草堆砌而成,故顾名思义“草堂”吧,走进草堂内部,细观内部结构,自右向左是厨房,主卧,书房,次卧。厨房与主卧相连,空间非常拮据,主卧还比较大气毕竟是诗圣和妻子住的地方,而次卧是小的只放下一张小窗,而特别的是茅屋的厨房却在几间小屋子中占据了好大一部分。我很好奇,杜甫当时生活是穷困潦倒,连草房都是在朋友的支助下建成,这般大气的厨房无不体现了古人“民以食为天”的宗旨。
杜甫草堂游记茅草房的生活对杜甫来说应该是一段难忘的而美好回忆,可好景不长这里的大风给杜甫来了一次抒发自己内心踌躇的机遇吧。大风把茅屋吹破,雨淋湿了诗人,此刻他呐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在这里创作了脍炙人口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这首诗是我在高中时学到的,如今来到草堂更能体会到这首诗的韵味,虽然这次没有感受到诗人所说“”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但是我感受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我相信诗人那句千古名句我多年之后也会记忆深刻,因为这句千古是诗圣杜甫的名片一般,诗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在自己如此落魄的情况下,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天下如此之多的与自己情况相通的人,希望他们有一间可以遮风挡雨的遮蔽之所,这样的情怀这样的气概,怎能不让人敬佩呢?
杜甫草堂游记最后我们登上了万佛楼,登高远眺,体会诗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受,虽然成都地处平原不怎么感受的到这样的豪迈的感觉,可登高入帘的是令一番景象。如今成都已经“满城尽带黄金甲”,草堂的千年银杏树也终于黄了,挺秀的树杆和满眼的金黄衬以草堂的青瓦白墙更显草堂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川西古典园林的秀美和雅致,银杏是蓉城的符号这个符号在古朴的杜甫草堂更加深刻。
杜甫草堂游记 杜甫草堂游记我爱这雾霭沉沉的冬日清晨,我爱这阳光和煦的冬日暖阳,我更爱这草堂的银杏,无一不衬托出草堂古韵悠长。我钦佩诗圣杜甫穷苦潦倒却苦中作乐的生活,我钦佩诗圣杜甫命途多舛却忧国忧民的情怀,我更钦佩诗社杜甫把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在落日余晖之前,我们返回了校园,结束了难忘的草堂出游,此刻再看杜甫更是别有一番韵味。
杜甫草堂游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