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夏之日,万物并秀。2017年5月,“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国际峰会在北京顺利结束,来自100多个国家的嘉宾经过两天的会期达成了广泛的共识,取得了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5大类,共76大项、270多项具体成果。
“一带一路”蕴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与政治影响。“一带一路”使中国不仅可以输出丰富多彩、价廉物美的日常用品,而且能够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设备,中国有实力投资海外,与急需资金的国家共同把握发展机遇。从国际合作的角度看,“一带一路”倡议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经济倡议之一。比如,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为例,其范围广阔,将涵盖30多亿人口,涉及近40个国家。“一带一路”影响了中国经济,也会影响其他参与其中的国家的经济,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每个国家的需求都很大。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这是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丝绸之路经济带总人口30亿,市场规模和潜力独一无二。各国在贸易和投资领域合作潜力巨大。这无疑不都彰显着中国巨大的经济价值和政治影响力。
以史为镜,可知兴替。翻开历史的画卷,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同样,从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代起,连接我国与欧亚国家的海上丝绸之路也逐步兴起,促进了东西方文明交流和人民友好。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当年的丝绸之路见证了中国历史上的辉煌。
然而,古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不仅仅是经济交流的通道,更是文化传播的通道。硬实力只能让人口服,软实力才能够让人心服,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向心力,具有巨大的同化力。比如,唐太宗时的万国来朝,天可汗的美誉,遣唐使的络绎不绝。比如,辽、金、蒙古不断的被汉化,着汉服,行汉制,两宋虽然在军事上失败了,但是却在文化上胜利了。这也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并不曾中断的原因所在吧!
可惜的是,现在中国商品传遍世界,中国文化却依然处于传播洼地,中国文化的优越性并没有得到体现。硬实力与软实力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不可偏废。曾几何时,中华文明一度达到臻于文化成熟的境地,也一直是众人学习的榜样,如何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同样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欲人相信,必先自信。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华文化不应该迷失其中,不应该为了追求国际化的表达,丢失了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让国人重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信仰,激发中华文化的巨大活力,让人们在文化认同中实现自身的价值,让“一带一路”不光成为经济传播的通道,更要成为文化传播的桥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