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美国游记:谁给了他感恩和自尊?

美国游记:谁给了他感恩和自尊?

作者: 李东雷 | 来源:发表于2019-03-15 17:39 被阅读0次

从繁华、忙碌、拥挤的纽约曼哈顿向北开车,沿着大西洋海岸线不远可以进入康温涅狄克州。这里有几个非常安静的小镇,据说华尔街的一些银行家就住在这些小镇上。

那天开车进入康州格林威治小镇的时候已是下午5点,此行的目的地是一个朋友家,约好了晚上一起看他的孩子打冰球比赛。

他是个富豪,无论是以美国的标准还是中国的标准都算是富豪,已经移民美国有些日子了。

朋友家隔壁的房子,这种房子都有点历史

离开高速公路后周边的林子越来越密,越来越美。而林子里隐藏的房子也越来越漂亮。根据导航的指引我右拐进入了林子里一条小道,路口的那片林子树叶正黄,在夕阳下美得耀眼,美得让人心醉,让我有了恍若隔世的感觉。。小道有500米长,道路的一旁是森林和湖泊,另一旁则分布着几幢别墅,房子看上去有些古朴,院子都很大。

朋友的家在小道的最尽头。停车敲门,家里却没有人。有几个美国工人还在他家的门口干活。我用英语问其中的一个长得比较接近亚洲人长相的年青工人:这房子里住的是中国人吧?他们家里有人在吗?这个带着南美口音的年青工人说:这家是中国人,他们刚才外出了。

打开微信一看,朋友早有留言。原来他们怕耽误晚上的比赛,全家已经去餐馆了,餐馆的地址也发在了微信上。微信真是个好东西啊,美国的华人用的挺多的。

房子的花园

于是又开车前往餐馆,一路欣赏这里的房子。几乎每家每户都是大大的别墅,别墅建筑风格各异没有重样的。每家都有花园、草坪,有的还有一汪水。这是在美国一路开车过程中看到的最好的住宅区了。

和朋友一家人一起吃了顿希腊饭,他的孩子在美国已经读了几年中学,阳光开朗,善于交流。

晚饭后天色略暗,朋友两口子开车带着我们在周围转了转。他们在海边还有一幢带码头的别墅,是几年前买的。这幛房子真的好,两层楼带地下室,用的考究的木料,细节的精美无不让人敬佩最初主人的口味。关键是门口有几棵参天的大树,可以看出这房子的历史。而自家的码头上可以钓鱼、钓螃蟹。

这房子有些历史了。但他们为了孩子上学方便,又买了现在的学区房,所以要出售这幢海边的别墅。房子挂牌售价300多万美元,以北京的标准来看,简直太便宜了。

因为美国的房产不怎么增值,但要交高额的地产税,所以养着空闲的房子是亏本买卖。

别墅所处的小镇不大,好象几条街就可以走完。朋友说,美国到处可以看到特胖特胖的大胖子,但这个镇上很少看到胖子。在这里胖人让人看不起。我说这还是第一次听人这么说。朋友说这里的人都是中产以上,生活很讲究,早已脱离了追求丰衣足食的胖子阶段。

小镇有家专卖有机食品的超市,我们进去转了转。各种生鲜都标志着有机,干果有些是进口的,我看到了有中国进口的枸杞。反正我从不相信什么有机食品。在我看来有机只是个噱头。我也不反对转基因,因为美国人的生活是离不开转基因大豆的,而美国的食品标准比中国严格。

果然,这小镇的街上很少看到黑人。朋友说,他们生活的这个地区税挺高的。税多就可以养活更多的警察,这里的治安也就比较好。

当地的体育中心有两个冰场   美国的国家花样滑队在隔壁的冰场训练   来自中国的少年冰球队 中美两国的青少年冰球队的友谊赛  

晚上在当地的体育中心看了一场冰球比赛:来自中国的一支青年队与美国当地的青年队的比赛。我是第一次在现场看冰球这种高速度、高冲撞的比赛,感觉很过瘾。中国队全队能上场的只有14个人,而美国队的场上坐了有20多个队员。中国队的孩子打得挺拼的,可惜还是输了。中国球员看上去都比较瘦弱,据说他们的早餐不太讲究,经常吃点方便面就糊弄过去了。而美国孩子是吃牛奶和牛排长大的。我一直觉得中国人不适合进行对抗性的运动,这是由人种和体质决定的。

美国是一个冰球运动极为普及的国家,与篮球一样的NBA一样有自己联赛体制。据说中国的冰球队数量曲指可数,由于与奥运奖牌无缘,所以没有收入国家功利性极强的奥运战略里。希望北京张家口申办冬奥成功能改变这一现状,也希望这些中国孩子能被美国的冰球队选中几个。

早起跑了10公里 路上只有我一个人在奔跑 秋叶正红的时候,跑在这样的道路上是什么感觉   路旁的房子 林间的小湖 林间的道路只有我一个人 很可惜把小鹿拍虚了

在朋友家美美地睡了一晚上。早起跑步,安静的道路上只有我一个人在奔跑,偶尔会有骑车锻炼的人经过。这里实在是太安静了,我跑过一幢幢的别墅豪宅,一片片的林地、水塘。有一只小鹿从我的眼前穿过马路,然后在一家人的房前好奇地看着我。我拿出手机想拍它,结果它就跑进林子里去了。

太阳照耀在金黄色的树叶上,呼吸着纯纯的空气,让我感觉北京是那样的遥远。

身处这样的环境中,感叹一句:有钱的生活真好啊,真TMD好。

跑完了10公里,我神清气爽地回到朋友的豪宅里洗了个澡。朋友已经在厨房里煮好了茶,我们一起坐着聊天。聊到了北京,聊到了美国,聊到了他们初到美国时的艰难打拼,听上去跟《北京人在纽约》里的故事非常像。当然后来他成功了,成了亿万富豪。

这时,门外的工人又来干活了,朋友说他这些天来一直在整治门外的草坪。这里的人工很贵的,但工人干活认真不打折扣。

我问他昨天我来的时候那个带南美口音的工人是哪里人。朋友说是哥伦比亚人,说这个哥伦比亚人挺有意思的。

朋友给我讲起了这样一段他与这个哥伦比亚青年之间的一段对话:

第一天草坪开工的时候,这个哥伦比亚人就来了。他看见房子的主人不是美国人,就问我的朋友从哪里来?

我朋友说:我们来自中国。

哥伦比亚工人说:你们来了多久?喜欢美国吗?

我的朋友当时正琢磨点别的事,稍微犹豫了一下没回答。结果这个哥伦比亚工人看到他犹豫马上安慰他说:你们别着急,你们刚来,慢慢就习惯了。你们会喜欢美国的,这个国家太好了,它给了我一切。

朋友对我说,他当时听呆了。一个打工为生的哥伦比亚移民居然在他的豪宅前安慰他这样一个富豪,居然没有一点的自卑和仇富的心态。

朋友说,他当时最大的感觉是两个字:自尊。而且他知道满足和感恩。

尊重财富和财富的拥有者,不嫉妒、不仇视、不自卑,但自己有多少钱就过多少钱的日子,有多少本事就创造多少财富,尊重自己、尊重自己诚实劳动。

人要活得有自尊,也要懂感恩。

但,是谁给了他这样一种自尊?(完)

相关文章

  • 美国游记:谁给了他感恩和自尊?

    从繁华、忙碌、拥挤的纽约曼哈顿向北开车,沿着大西洋海岸线不远可以进入康温涅狄克州。这里有几个非常安静的小镇,据说华...

  • 20201202共读

    P225-232《从自尊到自恋》 1)自尊与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和实验无法表明谁为因,谁为果。本来认为自尊高,成绩...

  • 积极心理学-自尊运动与抑郁

    昨天谈到过度的自尊教育无助于韧性的培养,今天谈谈自尊教育和抑郁症的关系。 自尊教育是二战之后在美国父母和教师中一种...

  • 美国随拍和游记

    埃及风格.为了吸引游客,每个宾馆都有自己的特色.娱乐精神发挥到了极至.我住的宾馆,有108层楼高的高塔,游客可以从...

  • 感恩日记〈1〉2020.3.10

    感恩日记 感恩老师的用心分享和大爱付出。 感恩书屋姐妹的接纳和引领,帮我梳理价值感,安全感和自尊水平与日常生活行为...

  • 放轻松-20190928

    1.当你的生活狼狈不堪时,那就放下所谓的自尊,当自尊放下了,包袱也就放下了。 2.感恩生活,感恩同事,感恩家人,感...

  • 随笔微思|“弱”有时会让人感到害怕,而不是高兴

    自尊心不是谁强谁高兴,也不是谁弱谁有理。#每天一点心理学# 话题:#为什么怕伤了某些人脆弱的自尊心?# 什么是自尊...

  • 美国游记

    美国的天是蓝的很纯粹的。以前看大片的时候一直有在惊讶那儿的天气好看的不像是真的,像是哪个画家细致地拿画笔一点点用心...

  • 美国游记

    到美国后自驾游第一站拉斯维加斯,住在女儿预定的五星级酒店 到了拉斯维加斯必去赌城啦!小试牛刀5叨赢了7叨再来输了个...

  • 美国游记

    (一) 13号星期五近14号凌晨到了Cincinnati——妹妹的大学,准备参加她明天的毕业典礼。14个小时的行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美国游记:谁给了他感恩和自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xpr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