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临近年末,就习惯了“回顾总结”与“展望憧憬”,你有没有和我一样?还记得去年年底骄傲地对自己说:惜命就是折腾,2016,这一年确实做到了,但却还是莫名地对自己感到失望,兜兜转转,做了不少违心的事情,觉得辜负了很多人。甚至前一阵,有一回,我忍不住哭着对母亲说:对不起,这一年,我感觉自己竹篮打水,一场空。
以前听说过:“人觉得烦躁的时候,试试去图书馆。“ 很幸运,在这安静的一周里,我在那里邂逅了阿德勒心理学。在谈论我的收获和思考之前,想真诚地把两本相关的书籍推荐给每个读者:《自卑与超越》(作者:阿德勒)、《被讨厌的勇气》(作者:岸见一郎、古贺史健)。
我将自己主要的收获提炼成了以下三个关键词,分别展开思辨以及探求健康的心理状态,如果你也对这些方面存在困惑,愿能给到你一些帮助:
1. “自我意识”——过多的自我意识,反而会束缚自己
2. “人际关系”——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3. “人生意义” ——没有普遍性的人生意义,意义是人为赋予的
SELF-AWARENESS
自我意识 ——过多的自我意识,反而会束缚自己。
自我意识的过剩可能会让我们联想到一类人—— “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实质上,这类人的目的往往在于:得到关注、寻求认可。然而在追求这个目标的同时,他也束缚住了自己。
首先,我们来揭示以下两组关系:
1)“拼命寻求认可”与“以自我为中心”
2)“价值”与“存在”
1)“拼命寻求认可”与“以自我为中心”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拼命寻求认可”就是以自我为中心。《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的“哲人”提到,一味在意“他人怎么看“的生活方式,就是一种只关心自己的生活方式。
那么,这个逻辑关系符合事实吗?
我们这一代常会听到诸如“90后以自我为中心”的说法,但又不甘于承认。那么让我们试图来寻找事实依据,如果我们赋予“教育”对“孩子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那么其理念可能就是一个很大的影响因素。我们平日里所提及的“教育“,是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我想将它们所运用的理念概括成一种机制:表扬与批评机制。
不否认因果律(“因”造就“果”)的同时,让我们切换成阿德勒所主张的“目的论”,再来看“表扬与批评机制”。不论孩子“追求表现好”,还是“追求表现差”,这两种情况下的主体行为都并非是教育机制所导致的,而是他们本身的一种需求目的。简单来说,就是:孩子为了“引起家长、老师或同学的关注”这一目的,而选择了相应的表现。而“表现”的两个方向,则取决于其愿意付出的成本大小,“表现好”,成本高;“表现差”,成本低。
目的论主张:决定你行为的不是外界固有的体制或是过去的经历,而是你内心的目的。
“寻求认可”这一目的会让你变得执着于“我”,“认可欲求”会让你更关注“他人如何看待和评价你”,最终演变为“以自我为中心”。
2)“价值”与“存在”
谈及“价值”,这个问题困扰着当今许多年轻人,也曾包括我,一心想要做一个有价值的人,但“有价值”的衡量标准定对了吗?
在阿德勒心理学的指导下,岸见一郎提出了衡量价值的标准:存在。他认为:只要存在着,就有价值。
乍看,觉得无比荒唐,存在就有价值?“有价值”不应该是以贡献和成绩来衡量吗?然而在读完岸见一郎的阐述之后,我最终选择同意这一观点。
我们会赋予自己或他人意义,说到“有价值”的时候,很大一部分人会把它和一些高尚的行为联系在一起。评价的起点很高,致使在履行或实践的过程中,我们的评价仿佛像在做减法一般。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女孩暗恋上了一个男孩,她无意识地虚构着一个理想的对方,而当他们真正相处时,如果对方和自己的理想型存在差距,就会产生不满情绪。长此以往,衡量标准不改变,则扣分式评价会继续。
我们知道期望越高,失望越大,不应以“对己期望”或“对他期望”作为衡量标准,但有多少人会同意“降低标准”呢?
所谓“存在着就有价值”,我的理解便是我们应该降低标准,首先应该感谢“存在“本身,它就是“有价值”的一部分。
揭示完了上述两组关系,你可能不难发现我的目的:试图用它们来解释“过多的自我意识”以及其具体表现。概括来说:“认可欲求”过度会导致“以自我为中心”;“期望过高”会导致“衡量标准过于理想”,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切的缔造者都是自己。
接下来,是时候论证——“过多的自我意识”反而会“束缚自己”——这一命题的真伪了。
倘若你已经承认了“认可欲求”的存在,再来回顾一下文首“我的状态”:
“2016,这一年确实做到了,但却还是莫名地对自己感到失望,兜兜转转,做了不少违心的事情。我忍不住哭着对母亲说:对不起,这一年,我感觉自己竹篮打水,一场空。”
作为当事人,我想诚实地说,这个状态让人感觉十分糟糕,就感觉自信心受到了严重的打击,觉得特别没脸面,甚至不敢继续去折腾。“失望“一词,你也大概能猜到,我一定习惯了对自己抱有比较高的期待,至少是超出现状的期待。
“我对母亲道歉”这一行为,也反映出了我的一种心理状态——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并且害怕得不到。
可见,当时的我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过于理想主义”的人,过多的自我意识让我不知所措。
那么,如何挣脱来源于自己的束缚,并且获得自由呢?
我从《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提炼出了一条途径:拥有被讨厌的勇气,并且学会课题分离。
“拥有被讨厌的勇气“取决于你是否能自主削弱“认可欲求”。在我看来,勇于不在意他人的反馈是拥抱自由的第一步。
“课题分离”在于将“你的课题”与“他人的课题”分离。举个例子,工作上,“认真的态度和任务的有效完成”是你的课题,至于“同事和上司如何评价你”是他们的课题,你只要将精力投放在“你的课题”上即可,而不要让“他人的课题”变成了阻碍,你只能完成“你的课题”,为何要将两个课题同时砸给自己的大脑,增加束缚呢?所以,放下“他人的课题”吧,你会轻松一些。
第一部分:有关“自我意识”的思辨结束了,但相关概念将依然贯穿接下来的部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