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10 714篇
今天看到一则关于姚广孝的故事,他是"靖难之役"第一功臣,帮朱棣夺取了天下。在朱棣几次失去信心时,都是他给了心理能量。能做成一件事,心理能量尤为重要。
1、起初,朱棣认为,自己不过是小藩王,无法和朝廷抗衡,怕自己不得民心。姚广孝云:"臣知天道,何论民心。"就这样,朱棣和姚广孝开始了他们的"大事";
2、朱棣起兵时,一场暴风,把燕王府的瓦片都吹落了。朱棣心中暗叫不好,难道上天是在警示自己不该造反。不仅朱棣这样想,他对面的将士们心里也在嘀咕。关键时刻,姚广孝出场了,姚广孝说:"殿下不闻乎?'飞龙在天,从以风雨'。瓦坠,天易黄屋耳!"姚广孝堪称"超级救场王",他当着众人的面说,因为新龙出现,所以才有风雨。瓦片坠落,是因为燕王府要换上"黄瓦"了。
在明朝,只有皇宫才能有个黄瓦,藩王只能用绿瓦。换上黄瓦,不言自明。
姚的这番解说,让现场又沸腾起来,军心大振。而身为统帅的朱棣,则暗自感激姚广孝。要不是有姚广孝,朱棣踏出造反的第一步后恐怕就没戏了;
3、东昌之战失败,让朱棣有些怀疑人生,朱麾下的将士都很泄气。这时姚广孝告诉朱棣,我说过"师行必克,但费两日",东昌的"昌"字不正是两个"日"吗?众将一听,原来老天早有安排,于是,重新振作起来。朱棣心中暗叹:关键时刻,还是老姚能提振军心;
4、建文三年,朱棣的南下计划仍然没有达成,而建文帝正在集结各方兵力来对付朱棣。这时,姚广孝认真分析局势,给朱棣一个建议:"毋下城邑,疾趋京师。京师单弱,势必举。"意思是说:此时南军都被建文帝派到北边来围剿,而南京周边正好空虚。我们不必在意一城一池,而应该甩掉朝廷的兵马,直捣黄龙。
朱棣果然采纳姚广孝的建议,当年六月,朱棣从浦口攻入南京城,建文帝失踪,朱棣登基,改元永乐。
遇事找外脑,找心理能量是第一要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