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名单里的好友越来越多,能说真心话的人却越来越少。,看着朋友列表高达三位甚至四位数,却望着头像道不出一句寒暄。前不久,“加了新好友,聊过几句再无下落”的话题上了热搜。有人甚至调侃,“自己有把寒暄聊成遗言的天赋。”
拿现在的我和我身边的朋友们为例,几乎不更新朋友圈,在朋友圈里最频繁的举动是点赞,害怕接听大部分来电,相信这是很多年轻人的社交写照。有人觉得年轻一代的社交方式正在变“懒”,懒得寒暄,懒得聚会之类的吧。其实我觉得也不尽然是这样,更准确的描述,应该是正在经历一翻“断离舍”,断绝不需要的朋友,舍去多余的虚礼客套。脱离对他人的过分依赖,开始重视对自身的关注和成长。我们或许正在反过来开始重视自己心中的那一方世界。
就我自己的观察来看,我们90后的社交可能是在“懒”的那个模式之中了吧,其实我有的时候在想,“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句诗,是不是在从一个表达孤独寂寞的诗,正逐渐变为了描述很多年轻人生活状态的句子。年少时连去洗手间都要找一个伴,如今却更喜欢一个人独处。我们可能真的正在慢慢遍“懒”吧。懒得交新朋友,懒得维护老朋友,更懒得因为照顾别人委屈了自己。
因为懒,线下交流能躲就躲;因为懒,网上聊天在表情包中匆忙结束;因为懒,朋友圈的状态也越发越少。渐渐的,仿佛整个人都从这个世界上蒸发了。看着电话录里面一个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手机号,发现已经很久都没有联系过了,看着微信中每日的朋友圈动态越来越少,很多朋友也仿佛从网络上也消失不见。你是不是有过这样的体会呢?
可能人们现在都在“懒”着,也可能是,现代人越来越不在乎广泛的人际关系,只想求的知己一二,不望朋友成群。舍去了刻意逢迎的普通朋友,寻觅着志同道合的知己。
“我的朋友很少”,慢慢变成了现实,早早的就在社交旅途中不断做这减法。叔本华在《附录与补遗》中说:“社交的起因在于人们生活的单调和空虚。社交的需要驱使他们来到一起,但各自具有的许多令人厌憎的品行又驱使他们分开。”因为孤独彼此靠近,可一旦发现“志不同”,又能果断选择疏远。合适的时间,合适的人,合适的距离,合适的礼貌。如果没有,那一个人也挺好。
我是一名程序员,喜欢使用数据说话。芬兰艾尔托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一份分析了300万份调查对象的报告中发现:人们在25岁时达到社交最高峰,25岁之后,活跃度就会逐渐下降。但25岁之后,大浪淘沙,留到最后的才是挚友。时间,也在帮人筛选朋友。虽然我有的时候觉得单纯看这个结论很扯淡,因为毕竟感情也是需要维护的,无论是友情还是爱情。不过25岁这道坎,在我经历过之后,还是觉得很贴切实际的。
换个说法吧,25岁后,我觉得人生的中心更应该放在自己内心的所思所想,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是很可悲可叹的。可能现阶段的我们比起花时间聚会交朋友,很多人更愿意把时间节省下来,看场演唱会,报个兴趣班……,哪怕是一个人对着屏幕独自发呆。渐渐的,也会发现自己慢慢抽离出了自己,不再被人际关系绑架,学会经营时间,做出的聪明选择。
其实我觉得这样对于我们的人际社交也未尝不是件好事,至少那些打着“为你好”的幌子,肆无忌惮地侵犯你的私人空间和精神领域的人都滚出了你的实际。多沟通的确能促进感情,但有时,少废话,才会真正让人舒服。父母,伴侣,朋友,每个人都有自己认可的三观,每个人都试图互相说服。但总有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时候,关系就会陷入僵局。我觉得,减少交友并不是冷漠,相反,正因为看重情意,才会给对方留余地。这是尊重,也是让步。变化的东西太多,想要拥有全部不现实,想要追赶一切也太难。不如删繁就简,先学会和自己好好相处。
牛津大学人类学家罗宾·邓巴曾提出邓巴数的概念:新皮质处理能力,决定了一个人维持亲密人际关系的人数上限,是150人。而实际的亲密朋友还会更少,甚至接近个位数。每个人的精力都有限,或许把时间留给自己和更值得的人,也是很好的选择。
社交的减少并不是一件坏事,它恰恰是人际关系上的一次断舍离。断绝不需要的朋友,舍去多余的虚礼客套。脱离对他人的过分依赖,更重视对自身的关注和成长。减少社交,减的不是质量,只是数量。
愿你我彼此珍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