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东北话讲,冬天是万物消停的季节,落叶的落叶,冬眠的冬眠,猫冬的猫冬,没有了万物生长、万紫千红的世界,变得寂静了许多,单纯了许多,人也变得慵懒起来,捧一本诗词,在茶香中轻声吟诵,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不过这种状态只适合一个人或者“铁磁”之间,要不,很有装X的嫌疑。
有点喜欢冬天这种消停的感觉,踏实、厚重。当然,消停的不仅是自然界,还有浮躁的我们。路过当年曾经风头无俩的孵化器,有的已经改换门庭也消停了许多,当年高谈阔论、慷慨激昂的年轻人,大多已经成熟了,他们不再玩儿虚的。因为他们开始认识到,玩儿虚的也许有一段时间能管用,但是长远看,还是得拼谁更硬,谁专业,谁给别人带来的价值多,谁资源丰厚,谁粮草弹药足。
冬天的消停让人不再浮躁,有更多的时间可以深度思考,思考当然要摆个姿势,那么,适度慵懒变成了消停的冬天里最惬意的事,特别是读读诗,发发呆,消停赠予我们的,无论是共情、想象能力,还是自我认知、品行养成,都是一件美事。
慵懒其实是个很美的姿势,在中国古典诗,尤其是词中,那些美妙的女子常常微呈一些儿慵懒的意态:朦胧的星眼,蓬松的云鬓,以及滞涩的步容,于是‘懒’竟成了一个极富魅力的字眼。西方亦然。波德莱尔诗中的女主角,少不了带几分热带阳光下的慵懒。超现实主义诗人布勒东有诗曰:‘你的慵倦使我的眼中充满泪水。’”只是到了我这里,却没那么多讲究,咋舒服咋来,翘个二郎腿啥的,把“慵”字去掉,只剩个“懒”字与我相看两不厌。
慵懒其实是一种放松从容的状态,适度的慵懒可以使人放慢生活的节奏放松心情缓解压力。在生活中,我们需要努力去拼搏,就像植物的成长需要寻找阳光一样急躁,适当的悠闲和懒散,对于我们的生命有别样的意义。只要我们的心能够静下来,我们的脚步能够慢下来,我们的欲望能够弱下来。
当然,慵懒的“适度”很重要,过了就是无所事事,不足则难免慌慌张张。这个度,就是不疾不徐,踏实稳健,尘埃落定,褪尽铅华,在云开雾散和返璞归真之前,不见钱眼开,不利欲熏心。
如何适度?最主要的是无论如何忙碌,要在心里放一杯茶、一首诗,一支曲子,即使有一丢丢时间,也要慵懒一下下:“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亲爱的,你适度慵懒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