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西斯·培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一个在科学、思想、文学等方面都享有很高荣誉的人。他竭力倡导“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变”的思想,他在逻辑学、美学、教育学方面也提出许多思想。他的贡献还不止在这些领域,在自然科学领域里他也取得了重大成就。他的书至今读起来,仍然很深刻,很有思想性。
比如《论嫉妒》一文。
哪些人容易嫉妒?
无德者必会嫉妒有道德的人。因为人的心灵如果不能从自身的优点中取得养料,就必定要找别人的缺点作为养料。而嫉妒者往往是自己既没有优点又看不到别人的优点,因此他只能用败坏别人幸福的办法来安慰自己。当一个人自身缺乏某种美德的时候,他就一定会贬低别人的这种美德,以求实现两者的平衡。
嫉妒者一定是好打听闲话的,他们之所以特别关心别人,并非是因为事情与他们的切身利害有关,而是为了通过发现别人的不愉快,来使自己得到一种赏心悦目的愉快。
其实每一个埋头深入自己事业的人,是没有功夫去嫉妒别人的。因为嫉妒是一种四处游荡的情欲,能享有他的只能是闲人。所以古话说:“多管别人闲事必定没安好心”。
哪些人容易召来嫉妒?
一个后起之秀是遭人嫉妒的,尤其要受到那些贵族元老的嫉妒,因为他们之间的距离改变了。别人的上升足以造成一种错觉,使人觉得自己仿佛降低了。
有某种难以克服的缺陷的人,如残疾人、宦官、老年人或私生子是容易嫉妒别人的。由于自己的缺陷无法补偿,因此需要损伤别人来求得补偿。除非这种缺陷是落在一个具有伟大品格的人身上时才不会如此。那种品格能够让一种缺陷转化为光荣。傅着残疾的耻辱,去完成一件大事业,使人们更加为之惊叹。
经历过巨大的灾祸和磨难的人,也容易产生嫉妒。因为这种人乐于把别人的失败看作是对自己过去所经痛苦的抵偿。
虚荣心甚强的人,假如他看到别人在一件事业中总是强过于他,他也会为此产生嫉妒。所以自己很喜欢艺术的阿提安皇帝,就非常嫉妒诗人、画家和艺术家,因为他们显然在这些方面超过了他。
最后在同事之间当有人被提升的时候,也容易引起嫉妒。因为如果别人由于某种优越表现而得到提升,就等于映衬出了其他人在这些方面的无能,从而刺伤了他们。同时彼此越了解,这种嫉妒心将越强。人可以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不能原谅一个身边人的晋升。所以,该隐只是由于嫉妒就杀死了他的亲兄弟亚伯。
读培根的文章总是觉得他对人性的洞察是非常深入和深刻的。这个距今近400年的伟大的作家,他的思想即使放在当下,也是熠熠生辉的。真是需要多读一读这类的经典书籍,以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37052/f4ffbdf13fe80baa.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