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折现值是个很重要的观念
01 金融市场与报酬率:就像商品市场货劳动力市场一样,资本市场也可以用同样的供需架构来解释。
02 人们对资本市场有根深蒂固的偏见。可能的理由是,商品鱼服务是有形且看得见的,而资本市场所交易的东西很难让人理解。
03 经济学家认为,资本供给是家庭的资金供给量(也就是家庭储蓄)与它们提供资金所得到的价钱(也就是报酬率)之间的关系。而在实务上,人们储蓄的资金量似乎没有随着报酬率的上升而大幅度增加。相反,人们储蓄的金额似乎更取决于习惯、文化形态以及雇主因素。
04 从经济学家的观点来看,资本需求也是借款人的资金需求量与他们需要支付的报酬率之间的关系。金融资本需求是来自现在需要资金并且愿意支付利息的人。利率低时,资本需求量较高。
05 相较于未来还款所付出的代价,你该如何计算这笔贷款目前的价值?经济学家利用折现值的概念来计算,它是把不同时间点发生的成本或效益拿来直接比较的一种方式,指的是未来索要得到的款项,如果现在就回收,会值多少钱。
06 折现值的概念大量用于商业与金融,企业必须思考目前建立新厂房与设备的投资费用,把它和未来用这个设备生产东西可获得的报酬做比较。
8 人一生积累财富的关键是什么
01 评估投资标的时候,要衡量四个项目:报酬率、风险、流动性、税负。
02 人一生积累财富的关键,在于复利的力量。利息金额每年都增加一下(称为复利),这是因为计算时的本金每年都在增长。随着时间的拉长,复利的力量可以使储蓄带来令人满意的可观报酬。
03 投资风险的定义是,报酬率相对于该投资的平均期望值有多高或多低,资本市场就是用这种方式来说明“实际情况因人而异”的。投资特定公司或特定债券的风险,可以借由“多样化”分散投资而减少。多样化的意思是购买许多不同投资标的,以降低整体风险。
04 流动性,是把投资转换为现金的意思,银行账户相当有流动性,很容易把钱取出来;房子不是很有流动性,因为要花一些时间和精力才能卖掉;金融投资,比如股票与债券,则介于两者之间。
05 最后要考虑的是,税法是否有利于该投资,某些投资可免除所得税,例如政府债券的利息收入;而有些投资所得是要课税的,在你卖掉该投资时才付税金,投资股票于房子的资本利得也是。
06 个人可以投资的选项:银行账户、货币基金、定期存单、债券组合、蓝筹股、房产、贵金属等。
07 所有投资忠告最终都基于一个事实:你需要存些钱,越早开始越好。
9 垄断的本质是对勤劳者课税
01 经济学家约翰-希客爵士曾说,垄断的最大好处,就是平静的生活。
02 微观经济牵涉到市场上(商品、劳动力与资本市场)供给与需求互动的力量。
03 完全竞争产业的主要特征是价格接受,也就是说,完全竞争的企业必须接受市场给定的价格。垄断就是单一卖家,在特定市场拥有全部或者大部分的营收。
04 垄断竞争的本质,较接近完全竞争而非独占。寡头垄断的本质比较接近独占而非完全竞争,是指一些厂商在一个特定市场拥有大部分或全部的营业额。
05 竞争让商人过的非常辛苦,相反,消费者应该赞成竞争,因为竞争可以提供更低成本的创新产品,市场竞争是对消费者最有利的方式。
10 是大池塘里的小鱼,还是小池塘里的大鱼
01 即使只是为了欢笑作乐,企业也很少聚在一起;倘一旦有了对话,往往不是密谋对大众有所不利,就是共谋涨价手段。
02 美国基本上时一个自由市场,允许企业自己做选择,但如果企业的选择会限制竞争,且会转嫁成本给消费者,消费者酒会要求政府介入。
03 企业规避竞争,除了收购合并之外,也可以协议同时进行涨价。当企业公然共同涨价明显违法且有违常理时,FTC(联邦贸易委员会)就应该判断业界是否是以不成文的默契哄抬价格。
04 判断一个市场的竞争程度,可以观察市场占有率,通常有效的精确方式是使用赫氏指数。在判断市场占有率的过程中,要注意如何定义市场规模这个问题。除了观察市场占有率这个方式,另一个方法是观察市场价格的模式。
05 当制造商要求经销商只能卖自己的产品,而不能卖竞争者的产品时,称作独家交易。如果其目的是鼓励竞争,那么这种交易是合法的。但是如果制造商太强势,这类独家交易肯能会遏制其他制造商的竞争,而且可能会被判违法。
11 最佳的管制法或许就是解除管制
01 在某些产业中,市场竞争不可能正常运作,反而会导致所有厂商蒙受巨大损失而无以为继。若能尊重激励因素与市场力量,管制手段也可以运作得很好。市场竞争在公共事业中不易运作,换言之公共事业应该受到政府管制。
02 被管制的产业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必须依赖某种网络建设。兴建整体网络的成本是较高的,而经营的成本通常是较低的。如果放任这些大企业不管,结果往往会变成垄断或者形成“自然垄断”。
03 历史上,公共事业定价最常见的方法是成本加成管制法:精算过公司的生产成本之后,允许一个较低的获利水平(通常以一般企业在竞争市场可赚到的报酬为依据),且锁定价格以便能获取该水平的利润。但是成本加成管制法,提供的激励并不吸引人,也没什么动力去创新,甚至有动力去拉高生产成本,因为其价格设定是以足以支付成本为前提的。
04 成本加成管制法的替代方案,是价格上限管制法。在这个制度下,管制着(也就是政府)设定一个价格,让被管制的厂商在未来几年可以依此收费。但是,当管制着开始以为他们的使命是保护产业利润及其员工,而非保护市场竞争与消费者时,任何的管制法都会面临经济学家所说的“管制俘虏”的危险。
12 主张绝对的零污染是不可行的
01 环保人士有时会把自由市场视为环境的敌人,其实自由市场并不是环境的最大敌人。相较于高收入、市场导向的国家,低收入、市场机制差的国家通畅环境问题更严重。
02 在这里,核心的经济学概念是“外部性”,指的是直接的买家与卖家之外,有第三方直接受到这笔交易的影响。自由市场的概念,在某种程度上是基于买家与卖家会根据自身的最佳利益而行动。当市场交易对第三方不利时,主张自由市场会使所有人都受益的论点就不成立。
03 “命令与控制”时经济学家专指这类管制政策的用词,它规定了可合法排放污染的最大量。但是命令与控制的管制标准通常是无弹性的,甚至明确规定必须使用什么技术来减少何种污染,也不会奖励一开始就避免污染或者降低污染至法定标准之下的创新做法。
04 命令与控制管制法的替代方案,遵循了市场导向的环保政策大方向。这些政策试图以市场激励来运作,而非命令厂商采取某种行动。这些政策有几种方式,其一是对生产者每单位的污染课征污染税货污染费。另一个市场导向的环保政策,是“可交易的许可”制度。可交易的许可给污染者排放某个污染额度的法律权利,且通畅获许可的污染量会随着时间递减。还有一种方式就是以“财产权”做激励,比如让住在动物保护区附近的每个人都有来自观光旅游的经济激励去保护这个公园,那么动物周遭的人们就有充分的经济理由来保护他们。
05 从经济学家的角度来看,零污染不是一个实际或游泳的政策目标,零污染意味着关闭大部分产业和停止大多数经济活动。我们所有的政策选择,无论是命令与控制还是市场导向的环保政策,都需要允许存在一些污染。主张绝对的零污染是不可行的,也不够理性。合理的政策目标是平衡生产效益与污染成本,换言之,让生产的社会成本与社会效益彼此平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