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生活过的肤浅又忙碌,引用季羡林大爷的一句话是论文终于东拼西凑的弄完了,毕业也算是毕业了。
最近看了欣欣送的小王子,之前一直有所耳闻但是没有完整地看过。收到欣欣拿来的书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心灵感应就觉得一定是这本书,没想到真的是。和兴趣契合的人相处大概就是这样子的吧,多的是心领神会和恰到好处的默契,没有那种拼命解释彼此没有get到的点或者懒于应付的无奈。
不像小王子那样有趣,本质上是一个及其无趣且矫情的(大)人,我一直觉得除了有趣,许多其他的特点也都很重要,比如说谦卑,聪明,包容,温和等等。但也会向往有趣,向往洒脱并且深深崇拜这样的人,当然也想成为这样的人。会像小王子一样讨厌看到那些内心纠结且陷于某种逻辑中无法自拔无法解脱的人,比如那个孤独国王以及算账的商人,会觉得人活着也大可不必如此难为自己。
好像太过于爱憎分明会导致身边的人会有两个极端,就是关系好会特别好,关系不好的甚至会到冷漠或者不认同你的地步。
生活上还是乐意继续保持这种状态,有一些我爱的和爱我的人,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爱人和家人,我已经很满足了。
工作里和生活中的我好像有很大的不同,工作里的小姜会尽量做到聪明,敏捷。相反生活中我会尽量避免很多动脑子的事情,几乎是一个生活白痴。人的脑子是有限的,或者说,我的脑子是有限的。
工作里几乎没有特别讨厌的人,大家是为了做一件事情而组在一起,导向是做好工作,所以对于工作伙伴几乎没有什么过高的要求。但生活上就不能接受很多与我不一致的人,我可真难搞。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古人早就在论语里说明了这样的大智之道,所以也一直致力于在这两端寻找平衡。
关于自由我像是有了一个重新的定义,真正的自由不是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真正的自由是拥有掌控自我的能力,有自洽的能力。对当下的生活努力奋斗并感到满足,但不失去内心对于其他“星球”向往,这也是一种程度上的自由。
小姜在大学四年里有在努力地做一个更好的好人,在公众场合不大声喧哗,遵守各种场合的纪律,对待家人和善,与朋友同学友好相处,工作上认真负责,学习上也没怎么耽误。
所以小姜在接近毕业的这个时机,算是没什么遗憾的了。
唯一不太开心的点是再也回不到校园时候了,在校园里遇到的事情遇到的人都要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为过去时,终将会变成回忆。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致我终将逝去的青春。
啊,想到哪里说到哪里了。一个临近毕业学生的碎碎念,定期的向内审视自己,我已经可以想象得到几个月后或者几年后的我看到这些文字的羞耻感了hhh,不过输出是有必要的,我依然这样觉得。因为简书上的文字可以被人看到,但是又不至于到社死的地步,所以会经常选择这个平台。
想起之前看到的一句话:你不一定非要长成玫瑰,你乐意的话可以做茉莉,做雏菊,做无名小花,做千千万。
熬不动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