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郑良荣:医生就是干实事,猝死关键在预防;科学认识心源性猝死,一切

郑良荣:医生就是干实事,猝死关键在预防;科学认识心源性猝死,一切

作者: TIC孟杨访谈录 | 来源:发表于2017-12-19 15:37 被阅读0次
    《谈“心”》系列访谈之三

    < 第142期 >

    前言:高端访谈栏目《孟杨访谈录》邀请浙江省的十位著名心内科专家共同参与公益科普项目——《谈“心”》系列访谈,旨在向国内老百姓传达可靠的心内科医学信息,为大众科普正确的诊疗知识。参与《谈“心”》系列访谈的十位专家分别来自浙医一院、浙医二院、邵逸夫医院等多所国内三甲医院,他们作为国内外顶尖的心内科专家,将为大众分享其专业的医学见解和临床的真实案例。

    接受采访时,浙医一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郑良荣主任刚刚从义乌做完手术回来。因为一台复杂手术而奔赴千里,这样的情况,他早就习以为常。

    浙医一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郑良荣

    猝死的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浙医一院心内科专家郑良荣主任在接受本次公益科普项目——《谈“心”》系列访谈时,特意选择了贴近老百姓的角度。郑良荣主任表示,“以前,老百姓认为猝死是极少见的事,因为没有自媒体可以看,且报纸上也不会经常报道关于猝死的新闻。但实际上,每个人的身边都曾听说过或遇过猝死事件。不仅如此,不论是精英阶层还是基础阶层,各行各业的人群都有可能发生猝死。”

    被问及猝死人数的比例是否具有上升趋势时,郑良荣主任说,目前还没有具体的科学数据表明,但从他在临床接触的感觉和经验来说,还是有在上升。

    “因为现在很多引发猝死的疾病,其发病率在不断增加。其中主要疾病——冠心病的发病率是明确增加的。”郑良荣主任说,“记得在我实习的时候,心肌梗死病人是很少的,如果哪个病房里刚好有一位患者,基本上所有实习生都要去观摩。现在的话,在心血管病房里住院的患者中大约一半都与冠心病有关。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发病率是明显增加的。

    冠心病的发病率为何一直持续增长呢?郑良荣主任表示,除了内因外,更主要是因为生活环境所致,如工作强度、精神压力过大,生活和饮食习惯不规律等。再加上,现在的生活条件比以往大有改善,导致人们每天摄入的胆固醇含量几乎是60~70年代的数倍都不止。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后,就极易引发冠心病。

    理想实实在在,知识改变命运。

    郑良荣主任出生在浙江,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或许从小受到家中做教师的亲人们影响,郑良荣在念书时就深深懂得知识的重要性,他学习努力、成绩优秀,与身边崇尚“读书无用”的同龄人大不相同。

    那时的学习条件远远不如现在,但国家在1977年恢复高考的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可以说,我们60年代的这一批大学生都非常感谢国家,这项政策改变了我们的一生。”郑良荣主任说。

    被问及当初为何选择学医时,郑良荣主任说,就是想为周围的人和老百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考大学选志愿时,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做些实实在在的事。小时候的我们没有现在这样好的医疗条件,生病了就去卫生院、卫生所,或找赤脚医生。感冒发烧了,去那儿要几片药就好了,痛苦就没了。所以从那时起,医生这个职业在我心里就很伟大。”后来,在他1981年参加高考时,以高分顺利考入浙江医科大学。

    如今,郑良荣主任在学术上还担任着:第七届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第五届编委、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心脏远程监测工作组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候任主任委员…等重要职位,还是浙江大学医学院博士生导师,这些远远超出了他年少时的想象。被问及为何选择心内科时,他说:“在读书时有很多专业可选,但我就喜欢心脏。”

    身为浙大医学院的博士生导师,郑良荣主任经常受邀参加国内顶级学术论坛并做分享演讲。

    30多年前,国内的心内科治疗主要以药物为主,没有现在这样多的先进技术,起搏也是刚刚开始。不曾想,这反而激发了郑良荣的探索欲,“那时候我感觉心内科很神秘,对此非常感兴趣。所以在考研时,我就看国内有哪些老师是研究这方面的,我就申请做他的研究生。”

    后来,他将目标锁定在起搏和心电生理研究方向,报考了天津医科大学周金台教授的研究生。该专业当年的全国录取名额仅一人,而最后,这个人就是郑良荣。

    现今起搏器的年植入量,竟是三十年前的20倍。

    硕士毕业后,郑良荣被分配在浙医一院,他一干就是28年。

    从1991年开始,浙医一院的起搏手术已经做得很好,但由于当时愿意接受起搏治疗的病人相对较少,且这方面的专业医生也人数较少,所以如果有医院一年能做到20、30台就已算很了不起,不少医院一年仅做1、2台。在那时,年轻的郑良荣就已经成为能独立完成起搏器植入手术的专业医师了。

    郑良荣主任在办公室接受《孟杨访谈录》采访。

    “现在,我们(浙医一院)每年能做到五百多、近六百台起搏手术。”郑良荣主任说,起搏技术现已十分成熟,设备与器械都经过了反复而充分的改进,这一点医生在临床使用时的感受是非常明显的。

    “目前,我们国内的老百姓在观念上也在慢慢改变,随着大众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相关信息和文章的接触和阅读,我明显感觉到患者的接受度比以前要好。”郑良荣主任介绍到,起搏器的植入是国际和我国指南上推荐的一种治疗方法,其收益远远大于常人所担心的副作用。

    对大众而言,决定是否接受介入治疗的思考方式,需要建立在患有疾病的前提条件下去进行。将风险和收益进行对比,如果收益明显高于风险,那就值得去做。”郑良荣主任说。

    医生完成一台起搏器植入术需要多长时间?

    随着起搏技术的创新发展、器械设备的不断改进、医生培训的日益完善,完成一台起搏器植入术的时间正越来越短。

    据郑良荣主任介绍,一般普通的起搏器,从消毒到最终完成需要大概40多分钟。

    “如果涉及三腔起搏器植入,那手术时间会稍长一些。植入一台三腔起搏器的时间,估计在1.5~2小时左右。” 郑良荣主任说:“若遇到疑难或特殊情况,最多3个小时也能完成。”

    为心源性猝死,有预测手段吗?

    猝死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中为,“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我国每年约有54万左右的猝死患者,其中大多数是由心脏原因引起,称为心源性猝死。

    “其实猝死大概3/4都源于心脏,只有1/4是因为心脏以外的问题,如夹层动脉瘤突然破裂。一般讲到猝死,都会认为是心源性猝死,因为从概率上看确实如此。但概率再大也并非完全等同,所以医生还是需要通过病史、体检和辅助检查来明确猝死的原因。”郑良荣主任说。

    郑良荣主任的工作台上,摆放着一枚心脏模型。

    据郑良荣主任介绍,发生心源性猝死的病人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患有确实的心脏疾病,且医生与患者都知道;

    另一种是看似“没有心脏疾病”,实际上是目前的检测手段还不能明确判断他的心脏是否有问题。

    Tips

    后者这种看似“没有心脏病”的猝死患者,很可能是一种先天性的心脏离子通道疾病。

    什么意思呢?即,把人的心脏想象成一个复杂的发动机,它先有电活动,然后才有机械活动;如果电活动没了,机械活动自然也没了,那么发动机就不工作了,血液也就无法从心脏泵出来输送到全身各个脏器了。

    郑良荣主任说,像后者这种看似“没有心脏疾病”的情况,有时也可以用特殊手段检测出来。比如,了解是否有心脏病家族史和特殊的电生理检查等。

    目前还没有特异性、敏感性都很高的方法来判断患者是高危人群还是低危人群。冠心病患者即便治疗情况不错,也不代表其心脏功能正常,其猝死风险与正常人相比会高出大约6~9倍。

    为什么器械介入治疗能预防心源性猝死?

    郑良荣主任说,“要降低或预防猝死的发生,最重要的就是早期发现和提前预防。因为真正的猝死一旦发生,抢救成功率很低,据统计我国院外猝死抢救成功率<1%,抢救的黄金时间段非常短。”

    猝死发生后,必须在10分钟之内复苏成功,如果超过十分钟,几乎没有抢救成功的希望了。实际上,真正成功的抢救需要在5分钟之内完成,否则大脑损伤无可避免。”郑良荣主任坦言。

    猝死发生时,一般人通常会先打120呼救,再给患者复苏,如果复苏成功就交给专业医护人员。然而,“真正能送到医生手中救治的心源性猝死患者,被称为‘猝死心肺复苏以后的幸存者’,他们是百里挑一的幸运儿。因为按照国内目前的急救水平来说,猝死患者的救回率不到1%。虽然美国也仅有5%左右。” 郑良荣主任说。

    在手术中全神贯注的郑良荣主任

    目前,面对心脏病高危人群,医生除了给予基础的药物治疗或其他介入治疗外,还会建议其安装自动埋藏式的除颤器。郑良荣主任介绍说,将这个除颤器植入皮肤下面,它会时刻监测病人的心脏,一旦发生问题,会自动识别、自对处理;如果发生猝死,它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病人的心脏复跳。

    值得注意的是,被成功抢救回来的猝死幸存者们,其之后的生存率与正常人相比,可能并没有很大区别。一是因为他们从鬼门关走了一遭,对猝死的预防意识大大提高;二是医生会根据其发生猝死的具体原因来建议他们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比如,若某人是因血管冠状动脉堵塞而发生过猝死,为其疏通血管并安装支架后,他就能很快恢复正常生活;再如,原发性室颤的猝死幸存者,如果安装了自动除颤器,那么在下一次再发作时,即使周围没人也无碍,因为这个“机器人”会帮助他。

    切勿抱有“侥幸”心理,猝死并非防不胜防。

    郑良荣主任表示,从社会学角度来看待猝死的话,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大众的预防意识要提高;第二,如何提高猝死的抢救成功率。

    首先,生命只有一次,心脏病患者万万不可抱着侥幸心理。郑良荣主任说起一个他身边的例子,“病房里经常会遇到这种病人,或是猝死幸存者或是猝死高危人群,当医师建议安装自动除颤器时,这类病人往往会认为自己的运气没这么差而拒绝接受这种有效的治疗。我们医院就有一个熟悉的职工是这样,住院几天后自我感觉蛮好就回家了,结果数周后在婚宴上喝喜酒时突然发生了猝死,幸好参加婚宴的基本上都是医护人员,现场给他复苏成功了。第二天,他就到医院来了,这回是‘求’着医生马上给他安装自动除颤器。”

    其次,实实在在的急救知识与复苏操作,能在关键时刻救人一命。郑良荣主任说:“曾经遇到过一位50多岁的男性猝死幸存者。他之所以能幸存,是因为他的妻子懂得如何进行心肺复苏,在他发生猝死时把他救了回来。之后,我给这位患者安装了一个除颤器,帮他解除了猝死的威胁。”

    在接受采访时,郑良荣主任一再强调预防与急救的重要性。

    2016年,郑良荣主任在一个大型公益讲座上专门谈及如何科学认识猝死,其中他提到“猝死并非防不胜防”,向大众说明哪些情况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同时,在该公益讲座现场,郑良荣主任一行还对参与人员进行了心肺复苏的普及和培训。其实,只要懂得复苏的人越多,我国的猝死抢救成功率就有希望更高一些。

    如何判断猝死高危人群?

    从实际情况来看,想要准确判断心源性猝死的风险,必须依赖于心血管专科医护人员的专业帮助。郑良荣主任说,这一块涉及到很多专业性的东西,需要对年龄、病情、生活习惯、超声指标、动态心电图指标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医生在评估后,会告诉老百姓应该如何处理。对于大众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有定期评估和积极预防的意识。”

    另外,郑良荣主任提出了一个“动态评估”的概念。“动态评估是指,假设病人近期查出的结果是好的,但不代表永远是好的。随着病情或时间的变化,风险也会发生变化。”郑良荣主任补充道,“要定期进行常规体检,如果在体检中发现了心脏疾病,就要专门为其开辟一个针对性的检查,如心脏B超或其他特殊检查等。”

    现在很多老百姓都认为肿瘤是大事,体检主要就是检查有没有肿瘤,其实这只是一方面。像是定期做猝死的风险评估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心脏病患者,最好每年都去做评估,因为它不是一成不变的,万万不可大意。”郑良荣主任说。

    从高危人群的症状而言,郑良荣主任提供了一些简单指标和基本症状,供大家自我观照:

    一,有过莫名其妙的昏倒,又称为“晕厥意识丧失”。郑良荣主任说:“这种情况里,有些是心脏引起的,有些跟心脏没有关系,但都属于高危人群。”

    二,剧烈的、突发性的胸痛,还伴随着一种胸闷的感觉,可能是由于剧烈运动或过度疲劳引起的。郑良荣主任叮嘱:“晕厥和胸痛都属于高危,千万不能熬着。”

    三,家族史里有遗传性疾病。如果直系亲属中有人在不到45岁时突然死亡的情况,就需要引起注意了。

    四,查看心电图指标,如若显示了猝死风险或确诊了高危疾病,如肥厚性心肌病。这种情况下,医生可能会为病人做进一步检查。

    如果遇到以上这些情况,不论由何引起,都一定要去医院体检,进行仔细的排查。

    “一般来说,医生会先看病诊断,后评估风险。这对于专业医师来说,尤其是心血管医师,脑子里始终要有这个概念。比如房颤的病人,尽管现在好好的,但依然要评估他以后的中风风险,根据循证医学的原则给出客观数据进行对比,这就是我们医生要做的。”郑良荣主任说,这些工作只要是接受过规范化培训的心血管专科医师都会做,且应该做。

    学会缓解压力和控制情绪,避免应激性疾病导致猝死。

    猝死除了与心血管疾病有着紧密的关联外,还与个人的精神压力和情绪状态有关。

    郑良荣主任举例说:“精神过度紧张,或情绪极度焦虑,也会引起猝死。比如,在马拉松这种高强度的运动或者压力状态下,人体内一种名为‘儿茶酚胺’的激素会骤然升高至十几倍,甚至几千倍,从而扰乱心电、发生心室颤动,导致心脏停跳和猝死。”

    “另一种与情绪相关的心血管疾病叫做应激性心肌病,又称为‘心尖气球症’,即突然受到巨大打击后,人体会处于高度应激状态,心脏会在短时间内突然变得像气球一样大。这种病因为情绪刺激太过强烈而导致心脏异常、发生猝死。” 郑良荣主任说,像这样由应激直接引起的疾病,被称为应激性疾病。

    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加,社会性的应急状态需要大众引起注意。 郑良荣主任提到,较大的社会动荡也会引发猝死率增高。比如,美国有一项研究,在1994年洛杉矶大地震这一天统计所有猝死人数,然后与这一天前后的5天进行对比,结果是高出五倍。这就证明了各种社会应激都会影响猝死率的增加。

    作为普通大众,平时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学习舒缓压力,不可喜怒哀乐过于失控。

    早一点安装心电监测仪,多一次珍贵的生存机会。

    郑良荣主任列举了两位安装心电监测仪的患者案例,一位很幸运,大大延长了生命;另一位却已离开人世,令人惋惜。

    郑良荣主任专业水平高超且性格开朗,在患者心中很受欢迎。

    第一位患者是名六十多岁的老太太。在挂上郑良荣主任的专家门诊之前,她已经发生过2次昏厥,后来又自己苏醒,是典型的“流产型”猝死患者。为其初步诊断后,郑良荣主任怀疑是心源性的问题,但因为没有心电数据佐证,所以无法确诊。

    因此,他建议老太太安装“植入式心电监测仪”,一个像U盘大小的心电监测仪可植于肤下,三年内实时监测。当老太太再次晕厥时,该监测仪就记录下她当时的心跳状态,然后将数据经无线传输调出,医生即可锁定病因,进行对症治疗。

    在价格上,“植入式心电监测仪”的费用并不贵,普通型1万多,带有传输功能的3.8万。但老太太却因抵触心理拒绝了郑良荣主任的专业建议,好在她的儿女们都很关心她,在孩子们的支持和鼓励下,她同意尝试安装。可不曾想,就在郑良荣主任为她植入监测仪的第三个月,她就来医院要求拆除。郑良荣主任在全面检查过老太太的身体状态后确认:安装的监测仪并未引起任何不良反应,一切都是老人的心理作用。

    于是,他联合病人家属一起开解老人:“这个可以用三年的,你才三个月就取出,一来经济上不合算,二来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你还没有发生过特殊的心脏事件,这个监测仪还没有完成它的使命。所以再耐心等一等,它就像你戴的金戒指一样,只不过戴在你的皮下,看不见而已。你正常生活,不要去想它,它对你什么影响都没有。“

    就在安装后的第五个月,老太太发生了第3次昏厥。她被送往医院后,郑良荣主任通过监测仪记录的数据找出了导致她晕厥的原因:心脏骤停11秒。于是,郑良荣主任果断为其安装了永久起搏器。这一次,老人家什么抗议都没有,非常配合,不仅手术过程非常顺利,而且她在恢复健康后心态也更好了。

    这位60岁的老太太很幸运,但另一位80岁高龄的老爷子却有着不同的结局。郑良荣主任介绍说,这位老爷子也是多次晕厥,但就是查不出原因。后来,在郑良荣主任多次的积极动员下,老爷子接受了植入监测仪查找病因的方案。

    半年后,因为他状态还可以,就回疗养院了。谁知,在回到疗养院的几个月后,老人家不幸离世,于凌晨突然猝死。后来,郑良荣主任将监测仪记录调出来,发现导致其猝死的原因是心室颤动。

    “近年,我一直在呼吁心电监测仪的推广,真的很有必要。如果这位老爷子在第一次、第二次晕厥时就安装监测仪,那我们就能早些确诊,就能早些为他实施治疗,那他现在就还好好的活着。但很可惜,这次他没有回来。“郑良荣主任说,这也是医院现在提倡“早诊断,早治疗,早获益”的真正目的。

    最新的研究方向

    郑良荣主任现在除了每周门诊外,还要亲自操刀一些危重、疑难手术,一年下来的手术累计过千台。此外,他正在参与一个国家重大慢病专项,并负责其中一个子课题——“高级生命支持技术研究”,即抢救成功后复苏的高级生命,如脑的复苏。要如何治疗猝死后被挽救回的危重病人,这也在郑良荣主任的研究范围内。

    同时,郑良荣主任带领学生负责的另一个基础研究也值得关注,即“血管疾病的上游干预目前的医疗措施都是在患者发病后,通过安装器械进行被动抢救,但这并不是最好的办法。如果能够在病人患病后将其治愈,且不再发病,这样才是真正的治本。

    郑良荣主任说:“目前我在做的项目是这两个,一个国家项目的子课题,一个心房颤动机制的基础研究。以我们目前的医疗水平来看,这是很有意义的方向。医学一直在发展,它永远不会停滞。”

    郑良荣主任亲自做临床示范。

    在社会公益方面,郑良荣主任呼吁,我国公共场所(如机场)设置AED除颤器,并配合相关立法为抢救者免责。期待这样的举措在实施的那天,能够为我国1%的猝死抢救成功率提升几个百分点,能够实实在在的多挽救一些转瞬即逝的生命。

    最后,郑良荣主任鼓励大众提高认识,提早预防,多听公益课,避开保健品营销课。去听真正有科学依据的健康知识课程,对老百姓有几个好处:

    第一,了解先兆症状,有助于重视和警惕;

    第二,跟医生的沟通会更深入,也能更好的理解医生提出的建议,并做出正确的选择;

    第三,不必去查“百度”,因为在理解医学知识时不能片面相信网络的碎片化信息,不仅会走弯路还徒增心理负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郑良荣:医生就是干实事,猝死关键在预防;科学认识心源性猝死,一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xzb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