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查房后不久,临床的管床医生来询问,今天要不要出院,很明显,这个通知让病人和家属很意外,所以他们接着去医生办公室,去问个明白。
回来以后,那个平日里默默无语,只是闭目养神的病人大哥,变得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发脾气,而整日笑容满面的大姐,忍不住抹起了眼泪。
平日里不怎么聊天,所以也不好冒昧的询问人家出了什么事情,只是在他们只言片语中,隐隐约约听明白一点,大哥的病情,手术后没有效果,住院已经无益,让回家用药静养,过些天再来检查,如果可能,再住院进行二次手术,如果不乐观,可能这只眼就废了。
而如果这只眼失明,另一只眼也会受累,进而情况不会乐观……
45岁的年纪,普通的农民家庭,正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上有老人要赡养,下有未成年的子女要照顾,这么悲观的消息对他们意味着什么,可想而知。
而且,病情并不是马上就能到这个地步,后续可能需要多次的检查和治疗,在最后关头才会被放弃,被迫接受现实。
省眼科医院的角膜病科,是该院的特色科室,有大型的角膜库,病人多数是来自各县市区或者外省的重症角膜病人。
所以在这层楼上,我们普通人听起来如同猛虎一般的角膜移植,非常常见。
需要角膜移植的病人,都是角膜已经到了必须置换的地步,但是角膜移植的当前和后续费用,和病人所承受的压力,真的不比癌症病人要少。
能做角膜移植或者别的手术的,都算是有希望的,就怕这种医院给下了死缓的,心慌慌不知如何是好。
每个进了省眼科医院大门的病人,都是抱着希望来的,一旦把那点希望的光给掐灭,这个家庭就笼罩在了巨大的阴影之下。
听着隔壁大姐一声接一声的叹息,听着大哥实在控制不住时的咆哮,我的心也跟着沉甸甸的,要不都说健康最重要,要不都说啥也有别有病,健康一旦失去,就是永远。
想起来昨天和孩子爸爸电话里讨论的那个话题,要不要签个捐献角膜的协议呢?当生命逝去的那一刻,把光明留给人间。
只是,这也需要很大的勇气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