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采访罗伯特·席勒:人们的行为更多地依赖于“叙事”,而不是硬数据和

采访罗伯特·席勒:人们的行为更多地依赖于“叙事”,而不是硬数据和

作者: 林畅是个小太阳 | 来源:发表于2023-01-26 01:00 被阅读0次

    当我们试图了解推动经济和商业的因素时,它们归根结底都与数字有关是这样吗?并不是,罗伯特·席勒(Robert Shiller)如是说。这位来自耶鲁大学的经济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曾经预言了2000年代后期的住房危机。他认为,人们的行为更多地依赖于“叙事”,而不是硬数据和复杂的公式。

    罗伯特·席勒:耶鲁大学经济学斯特林讲席教授,《纽约时报》畅销书《非理性繁荣》(Irrational Exuberance)的作者。同时,他还是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联合获得者, 并于2015年获得美国国家经济教育委员会颁布的远见奖。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罗伯特·席勒还是一名学生,那时他读到一本书——首次出版于1931年的《仅仅是昨天:从大繁荣到大萧条》(Only Yesterday),它详述了过去十年导致大萧条的事件。席勒深受启发,恍然大悟:当时人们通过“叙事”看待世界的方式是集体决策过程的一个缩影,无法套用任何数学模型。

    如今,50多年过去了,席勒的著作《叙事经济学》(Narrative Economics)对我们讲述的关于世界的“故事”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其中许多故事都取材于我们对过往事件根深蒂固的记忆或解读。其中一个例子就是大萧条,席勒向我们展示了那些讲述大萧条前因后果的故事是如何在2008年至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的。他还研究了那些再度重现的“故事”,例如在新冠疫情期间重现的关于“瘟疫”的故事.席勒表示,叙事确实也具有病毒式传播的特质,社交媒体只是加速了这个进程。

    然而,经济学在认识叙事价值及其重要性方面进程缓慢。席勒认为这种情况需要改变。与其假设做出决策都是利己的过程,有如将“效用函数”最大化,不如说还有像叙事这样强大的力量在发挥作用。

    请您先谈谈您说的叙事经济学是什么意思?

    传统经济学将人视为“理性人”(能够认识并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人),认为他们能对新信息做出正确的反应。而叙事经济学研究流行叙事,这些叙事在蔓延中传播,类似于疾病。有些叙事可以改变人们的经济决策、世界观、对重要性或危险性的判断,最终影响人的思维——我将其称为“经济叙事”。它研究人们所讲述的在特定时期传播的故事。

    您可以举例说明一下吗?

    [弗雷德里克·刘易斯·艾伦所著《仅仅是昨天:从大繁荣到大萧条》一书]令我印象深刻,书中不仅讨论了美联储政策和税收政策,还描述了许多不体面的谈话以及潮流和时尚更替是如何影响经济的。我认为“这更接地气,使我相信这是大萧条时期发生的故事。”例如,书中描述了这样的场景:当拨号电话进入市场,[人们无需通过总机接线员接入就可以直接拨打电话],人们感到非常不安。这是大萧条时期的典型现象——工作 岗位被机器夺走。人们会想:“早晚有一天, 我也会失业。”这只是当时众多流传的叙事之一,而我也倾向于认为,就像鸟类学家对鸟类进行归类一样,叙事经济学也会对叙事进行归类。

    科技在帮助叙事传播方面发挥了作用吗?

    信息技术加强了叙事的传播力度——其实自从古腾堡发明了印刷机起,它[一直]都在推波助澜。后来出现了[17世纪的]郁金香狂热,以及其他的一些我认为在报纸帮助下加速传播的事件。虽然人脑的处理上限限制了技术的效用,但科技仍旧促进了好故事的传播和好作家的诞生。由此,叙事的创造力 [增加了]——并产生了像疾病一样变异的趋势。

    您能为我们举一个某件事改变人们行为,且对经济产生切实影响的案例吗?

    劳工运动。我认为它是由叙事驱动的,且改变了经济中的权力结构。劳工运动主张由工人联合起来组成工会,然后工会选举发言人对事件进行解释。有案例显示罢工有推动社 会发展并使其两极分化的迹象。在19世纪90 年代,有一场名为干草市场暴乱(Haymar - ket Riot)的劳工运动,以劳工与警方发生交火收场。这起事件在大萧条时期的人们的心 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便它发生在近半个世纪之前。

    20世纪30年代,人们考虑是否罢工时,都是参照先前罢工行动的故事而采取行动的吗?

    当人们谈起干草市场暴乱这样的话题时,他们会问:“我们难道应该教经济学专业学生这些东西吗?”要我说,这不是重点。大萧条在当今本身就是一个有冲击力的故事。虽然大多数人已经忘记了干草市场暴乱,但所有人对大萧条本身都刻骨铭心。它的故事发生了一些变化,然后又突然像病毒一样传播。因此,在2007年至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我们就大萧条进行了很多讨论。

    众所周知,因处理金融危机得当而当选2009年美国《时代》周刊年度人物的 时任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Ben Ber-nanke)曾潜心研究大萧条。您认为是哪些叙事指引了他的行动吗?

    他[确切来说]不是叙事经济学家,但他充分沉浸在叙事经济学的语境中,并捕捉到了一些叙事。在2007年到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以他为代表的专业人士牢记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 Roosevelt)的一句忠告:“我们唯一应该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尽管这并非他们研究的重点。

    image.png

    要防止恐惧引发恐慌……

    英国北岩银行认为他们必须遏制恐慌,于是他们出台了救助计划,在美国也有类似的救助计划实行。他们能意识到快速反应的重要性,并非源于接受过研究生培训或者学习过经济学理论,而是源于对历史充分的理解——也就是说,人们会认为这是大萧条卷土重来了。银行倒闭,人们在银行外排队取钱……这仍是许多人对银行挤兑的印象。但政策制定者们不想看到那种景象,他们想确保人们不会恐慌。我认为这展现出决策者们的明智,因为否则情况可能更糟。这些事件是值得我们研究的。

    您如何把握所有这些不同的叙事?

    我们必须现实地看待事件的源头[并且]开始着手收集更好的数据。我们拥有国会法案、演讲、报纸、法律简报、杂志,甚至个人日记和教堂布道的电子文本,这些文本都是叙事过程的一部分,我们可以把它们量化。我们[也]可以开始收集更能体现长久以来人们所想之事的数据。

    您还认为伟大的经济学家约翰·梅纳 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本质上也是一位叙事经济学家。

    我反复强调,评估指标的设置非常重要。为了应对大萧条,经济学家们开始对国民收入和生产账户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并发明了国内生产总值(GDP)这一概念。随之,评估宏观经济的指标发生了变化。这就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它关注的是GDP和失业率等问题。但如果你读过凯恩斯的书,你会发现凯恩斯对自己学派的发展并不完全满意。除了指标之外,他还很注重叙事,更像是一个叙事经济学家。在1919年出版的《<凡尔赛和约>的经济后果》(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the Peace)一书中,他谈到了如果我们对德国施加过多的条约和赔款可能会导致的后果。虽然他没有明确指出,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他预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但如果其他人都已经着眼于叙事,为什么经济学之前迟迟没有往这个方向靠拢?

    叙事是长期存在的。经济学里有一种论调称我们是数学家——因为我们有计算机模型——而这让我们很自豪。有人说,经济学是“社会科学的皇后”,由此可见叙事这一社会学重要概念对于经济学的重要性,而这并不意味着数理经济学不重要,它的确重要,但这不与我的观点冲突。我认为我们需要更向叙事经济学靠拢。

    您的意思是经济学家需要更多脱离教条的思考吗?

    是这样的。在美国,经济学家们都认为特朗普“和我们不是一路人”[笑]。然而,他已经融入进了大家的话语体系和思考模式。回过头看我们真的会感到惊讶:特朗普在我们的思考中无处不在。所以,这怎么可能对经济不重要?

    如果特朗普的叙事变得不再那么有存在感,您还能看到其他哪些流行的叙事?

    其实,特朗普对世界的诠释和解读不光是一种美国叙事,还是一种普世的现象。但还有其他的非常重要的叙事,例如全球变暖,目前它的热度有所降低,是因为人们的时间都用在关注新冠疫情和政治上了;例如“深层 政府”(deep state),这个近来日渐风行的概念指的是政府背后实际控制国家的集团;还例如新闻媒体不可信,因为他们奉命歪曲事实和欺骗公众。这最后一种叙事值得我们警惕。我们已经失去了对新闻和媒体的信任与尊重,这意味着我们失去了对真实的把握,我认为这非常危险。

    <<<咨询圈 学习笔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采访罗伯特·席勒:人们的行为更多地依赖于“叙事”,而不是硬数据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yfp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