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story
就刚才,我在迪士尼吃午饭。听到一对母女对话。
“妈妈,我不喜欢米老鼠,我喜欢有小猪佩奇的气球。”
“妈妈觉得米老鼠很好看呀,来迪士尼乐园就是要买米老鼠的气球。”
“可是我喜欢小猪佩奇,我不要米老鼠”,小姑娘一边说着一边赌气背过身子去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你真是奇怪,不喜欢米老鼠还来什么迪士尼乐园,以后不带你来了。”
然后小姑娘边抽噎边哭喊:“妈妈,我不喜欢米老鼠,呜呜……我也不喜欢你”。
小时候看过一篇文章《触龙说赵太后》,里面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句子“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天下父母心都是一样的,为了孩子能有快乐的现在和美好的将来,无不从小就为孩子们深谋远虑,排除障碍,开辟道路,小到选气球式样大到婚房选址,拼着自己的各种人生经验,只求让孩子少走弯路,最好一帆风顺地走完替他们规划好的康庄大道。
02
story
金金:体制内公务员
收到了体制内单位的入职通知单,我父母宴请了所有亲朋,一场痛饮。
我父母是什么人呢?最开始,他们俩是同一家工厂流水线上的蓝领工人,后来改革推动,母亲下了岗,父亲机缘巧合做了点小生意,家里经济还算小康,但是精神层面单调而乏味。
父亲在多年为生活奔忙中不免受了很多委屈,为了一些规定看过不少脸色,求过不少人。所以希望女儿长大以后能做一份体面受尊重的工作,在他看来女孩子做这些事看起来清高且松快。
我妈下岗以后在家无非洗衣做饭领孩子,向我灌输她的思想,有意无意中不断吐露她那些本分而蠢蠢欲动的渴望:穿戴整齐坐在冬暖夏凉的办公室里,没有噪音和风吹日晒,干干净净,受理“老百姓”的诉求,体面又安稳。
于是,在他们的引导下,我很小就耳濡目染着他们的理想,实现并无捷径。我从小就很乖很懂事,看书学习就是我少年时代的全部。父母也牺牲了自己的生活,当然他们也没有自己太独特的兴趣爱好,培养我,就是他们的生活重心。还好,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考上理想的学校,专业对口,拿到了入职通知,进了编制内的工作岗位,了却了父母多年夙愿。所以那段时间,他们总有一种扬眉吐气的姿态,这种面貌是我很多年都不太见到的样子。
我妈一直苦口婆心告诉我:妈妈这辈子见过最高级的职务就是公务员,工作稳定,又受人尊敬,现在你帮妈妈完成了这个心愿,我特别高兴。如果你还有什么心愿也让你的孩子去完成。这样子子孙孙,孙孙辈辈就会越来越好,越来越高级。“那么多年的耳濡目染,完成你的理想已经成为了我的理想,我自己好像没什么特别想做的事。”我告诉她。
我不知道有我妈这种想法的父母多不多,带着目的性的教孩子,让他/她去完成一个个目标——那些自己求而不得的愿望,这种“舐犊之爱”算不算无私。
甜品店小老板:CC
妈妈戴着眼镜斟酌再三,谨慎落笔的画面,就像一个老工匠在为自己穷尽一生的作品打磨润色
C那时候就是一区重点的高三学生,成绩总是中游浮动,据她说自己没什么野心,也没什么远大理想,觉得随便考个大学读读都是一样的。可她爸妈着急,为了激励她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承诺只要考上某大学一本专业,奖励她5万块钱,随便花。姑娘本来没什么大志向的,年代早也不懂奢侈品,同样没有兴起周游列国的风头,5万元金额有点巨大,幸福有点突然,还夹带着自由不羁的随意支配权,她虽然没想好怎么花,但是理智告诉她这笔买卖,答应了不亏!
然后,人为财死。许多年前一本院校并不是很容易的事。她努力的画面叫我们自行脑补。语言是没法形容的。
就是在这种无法形容的努力下,结果她考上了爸妈要求的院校。收到入学通知的那天,C妈也乐不可支,完全没有忘记承诺,并说“奖励你的钱妈妈说到做到,一分钱都不会少。但是,你要告诉妈妈你准备怎么花。”
从知道结果到收到通知书的那些天里,因为高兴,路子容易野,她兴致勃勃做好了预算,像揭开谜底似地告诉妈妈:“我准备先考驾照,然后买两二手小破车开开。”
C妈听后把脸沉了下来“CC,你才19岁,又是个小姑娘,怎么想起来开车啦,不好不好,这个我不同意的,还买二手车,隐患无穷。”
C不开心了跑去跟她爹抱怨,他爸跟她妈串通一气,对她讲:“你妈妈说奖励你那么多钱绝对是为你高兴的,那你也要为妈妈想想呀,说是奖励你,你总要统筹大局吧,5万块钱我们全家人可以出国旅游一次,开开心心,不是蛮好嘛?亦或者,你懂事一点,第一年学费自己付付掉,剩下来的钱给你妈妈买件衣服或者买个包,也算心里想着她,这样多好呀!还有多余的钱存起来,也算自己有一笔小资产了,多好!”
“可她明明说过,5万块钱奖励给我,随便我怎么花的呀。现在,明明就是只要不按她计划来,分文都别想得。”C是有点委屈的。
“哎呀,当初也是鼓励你考好学校,考上一本也是为你自己呀,要不是我说奖励你钱,你还稀里糊涂的,说不定都考不上像样学校呢,对不对?现在也是大学生了,妈妈也要教你理理财,不可以有多少用多少的,钱还是要花在需要的地方。买车学驾照这事等你再大一点妈妈会安排的。”C妈解释道。
C说,后来回想自己当年志愿书拿回家的时候,妈妈戴着眼镜斟酌再三、谨慎落笔的画面,就像一个老工匠在为自己穷尽一生的作品打磨润色。想来竟觉得自己有点像牵线木偶,有那么一点了无生趣。“他们帮我选择决定的很多东西都是很好的,只是我偏偏不喜欢。”
C还吐槽说,如果自己不半途而废,足够努力和幸运,若干年后成了业内大咖,C妈一定会骄傲地告诉别人,我们CC啊高考的时候是我帮她拿主意选专业的哦!说出来就像选对了专业以后,功成名就是顺其自然一样。(此处一百个白眼)……
03
story
对于有些爸妈来说,生儿育女就是个养成游戏,有目的有目标有任务。都是打着爱你,帮你的名头,可无论5万块钱还是选专业,甚至选另一伴恐怕都要在他们的监督操控下完成。当然这是爱,可是,爱的不那么无私。
C是一位我佩服的姑娘,在自我意识觉醒的第二周,她就筹备起来自己喜欢的甜品店。现在虽然没有做的风生水起,但是做自己喜欢的事,远比等着求着子子孙孙完成,来的潇洒太多。
父母一直都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角色,给我们很多很多爱,付出很多很多辛劳,我们有无限感激简直溢于言表。父母之爱的无私我从来不曾怀疑,他们总是尽全力想把最好的给我们,让我们起点高一点。只是我绞尽脑汁想问一句,“父母觉得的好和我们觉得的好是否标杆尺一致?还有父母见过的好和我们见过的好是否度量衡一致?”如果,生儿育女只是为了支配下一代去完成自己的理想,是不是有点自私呢?
毕竟,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如此的深谋远虑,自然希望子子孙孙,一代比一代过得更好,子子孙孙都做自己喜欢的事,才是。
作者穆子:90前写作爱好者。本文首发于公众号有趣的灵魂爱思考(ID:soulmate_ask)如需转载请联系小编开白。
推荐阅读:被“拔草”害了的年轻姑娘
这句误了孩子一生的毒鸡汤,你还在说吗
体制内3000,体制外15000,你选哪个?
新号征稿,加入我们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