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中有一个故事,是庄子和好朋友惠子之间的对话。惠子有一天去问庄子,说魏王给了他一粒葫芦子,他就在家种上了,结果长出一个巨大的葫芦来。这么大的一个葫芦看起来很丰硕饱满,最后自己却发愁了,因为太大了,什么用处都没有。如果把葫芦一劈两半当瓢去舀水的话,由于葫芦皮太薄,盛上水后肯定会碎的。如果去盛粮食,因为皮薄而体积太大,又难以拿动,也必然破碎。他想来想去,感觉葫芦不就是为了最后劈开当瓢来装点儿东西吗?太大了反而什么都装不了,没有什么用处了,所以惠子说:“这葫芦虽然大,却大得无用,我就把它打破算了。”
庄子听了以后给惠子讲了个故事。庄子说,宋国有这么一户人家,他们家有个稀世瑰宝,是个防止手被冻裂的秘方,这个秘方能使手脚在寒冷的冬天活了水以后不被冻伤。这家人世世代代以在水里洗棉絮为生,勉强维持着温饱。有一天,有一个过路的人偶尔听说他们家有这个秘方,就来到他们家要以百金来买这个秘方。全家人一听十分高兴,这个秘方虽然由来已久,但是却没有给他们家带来富贵。人家花这么多钱,不就买个方子嘛,为什么不给他呀。他们决定卖了这个秘方。这个过路的人得到了秘方,到了吴越之地。吴越这个地方是水乡,冬天的时候人们最容易冻伤手。这个人对吴王讲,如果你要是选在寒冬腊月向越人发起水战,有此秘方,将士可以手拿兵刃而不被冻伤。而越人没有这个秘方,必定被打败。吴王听了他的建议,用这个秘方制作了大量的防冻膏,发给每一位将士,并向越人发起了水上进攻。结果吴国大胜,越国因为将士的手都被冻坏了,不能使用兵器而战败。战争结束了,提供秘方的人不仅被加官进爵,还得到千金的奖赏,身价显赫。同样的一个秘方由于人眼界的不同,发挥的作用就有了天壤之别。在宋国的那个人家,拥有这个秘方却过着贫穷的日子,但是到了这个不惜用百金购买秘方的人那里,却变成了价值连城的瑰宝,成为两个国家战争胜负的砝码。
庄子说,大葫芦也是一样,你怎么就认为它非要剪开当瓢使呢?如果它是一个完整的大葫芦,你为什么不把它绑在腰间,将它当做游泳的工具呢?你可以去浮游江海,自由自在地去漂泊啊。
这场辩论,肯定是以惠子的亚口无言结束的。他也一定有了这样的人生感悟:与自己的朋友庄子相比,他实在没有那样高的眼界啊,自己与庄子的差距也正是眼界的高低啊。
其实,人们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一棵参天大树可以遮挡风雨,但是却也树大招风;一棵小草弱不禁风,但是却也能给大地带来葱葱的绿意。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就看我们自己的眼界。如果自己的眼界能够高人一筹,自己的人生就一定能够左右逢源,就能把自己身上最普通的条件变为成功的阶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