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作业找不到了
文/叶枥香香
案例:
昨天上午,我用女儿的作业本记了一个电话号码。之后,就把本子还给她了。
下午,她向我要本子,我说:给你了啊!
她说:没有,找不到了!
我说:我打完电话,就把本子给你了,放在桌子的这个位置了。
她不依不饶:那怎么找不到了?
不知道!我也很不满意。
“你自己的东西自己不好好放着,我明明还给你了!”
“我的本子上有作业,老师让上传作业。“
“你重新做一遍不就可以了吗?“
“不行!我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
“重新做一遍就知道了!“
之后,我就不再管她了。
晚上,再问她,她说找到了。
“在哪里找到的?“
“在桌子上的书立里找到的。“
分析:
关注情绪vs问责
类似的情况,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时有发生,那么如何处理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呢?
毫无疑问,先关注孩子的情绪,再去处理问题。也就是我们惯说的“先处理情绪,后处理问题“。
可是,真正出现问题时,我们家长往往被自己的情绪所左右,先冲着孩子发一通脾气,质问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而忽略了孩子找不到作业的紧张与焦虑。
如果,我换一种方式:先认同她此时此刻的情绪:“作业本找不到了,你很着急,对吧?妈妈陪你一起找!“
找到之后,再让她想一想,如何避免类似的情况发生。
在这个时候,孩子就可以主动意识到自己问题所在,就会积极主动地去改进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这种反思,要比家长的唠叨强很多。
今天早上,类似的场景又一次上演:
昨晚,班主任老师把在线学习的时间统计表发到了我的微信,我就说:“你看看,给老师回一个信息,解释一下。“
她先是把语文,英语作业笔记拍照发给老师,然后说:“老师,我做了,听课了。“
我说:“你上课了,但是成绩没有统计上,你很委屈,也很难过,对吧?“
她点点头。
“老师没有在群里点名通报里,而是单独给你发信息,这说明老师很尊重你,很照顾你的面子。我们重要的不是解释,而是,想一想,如何避免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给老师重新发一个信息,说一下你上课的情况,是不是因为设备的问题?“
她又重新编辑了一条信息:老师,您好,我每天都有在上课,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时长不够,我用的是电脑没有摄像头,是不是因为设备的问题?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从今天开始用手机上课。
之后,我接着问:为了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你可以做点什么?
“我早一点进入直播,等着老师来上课。“
你看,当我们关注了孩子的情绪,教会她客观地看待问题,她就知道如何正确地处理问题,如何更好地解决问题。
优先关注孩子的情绪,给孩子情感的关怀,孩子自然就成长了,而且是自我的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