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边城》观后感

《边城》观后感

作者: 大鹿咯 | 来源:发表于2023-08-27 14:50 被阅读0次

依旧是电影。也许是因为暑假时间的局促,也许是因为电影来的视觉感受更加的爽快,我在两个小时之内看完了这本一直非常非常想看的“书”。

这部片子背景是在湘西,无论是湘西的哭嫁,还是赶尸,或是放蛊,无一不具有神秘感,与此同时,每一个看似神秘的力量,背后却是无尽的深情。

本身翠翠的出生就是一个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交织过程中的爱情悲剧。湘西,一个存有许许多多母系氏族社会的影子的世外桃源。男子用歌声吸引女子,是古时为数不多的自由恋爱的乐土。场景设置和渲染就很具有神话色彩,清澈见底的河水,吊脚楼,石子路,山水,狗,跨过溪流的绳索,和木舟。

在包办婚姻盛行的时候,湘西难免受到了包办婚姻的影响,但可贵的是,翠翠的爷爷,或许是出于对自己女儿女婿的为爱牺牲而对爱情深刻又别样的理解,或许是出于对外孙女的疼爱,或者是希望她能够幸福快乐的祈愿,爷爷充分尊重孙女的选择,也十分希望孙女能够嫁给爱情。

湘西是一个一直与现代文化格格不入的地方,哪怕是现代,那里也留存了不同的神话色彩。民风淳朴,似乎也注定了他们对纯爱的完美诠释。当傩送和天保同时爱上翠翠时,天保原先选择了车路,提前订了婚。可当弟弟同时也爱着翠翠时,兄弟选择了:马路。

夜晚,深山和灯塔,浮萍破开倒影着明月,翠翠在爷爷的怀中酣睡。可是她的心并未放下过傩送,她听见了,悦耳的歌声。此起彼伏的歌声。在对面的塔楼,或是对面的山上,站着两兄弟,为爱情走上马路,用歌声赢得姑娘的心。

哥哥明白唱不过弟弟,心痛之时,选择离开,坐船经商。而弟弟则被父母包办婚姻,希望他与一个富婆结婚。后来哥哥不行在船船难中去世,而弟弟则因为心里有人迟迟不愿包办婚姻。当他被问到是愿意继承那个大磨坊,他是愿意继承一条破船时,弟弟选择了船。

其实哥哥是很伟大的,我在网上看到的一句话说“哥哥是为了爱情牺牲,也是为亲情”。他不愿意兄弟为了爱情而闹得不和睦,也愿意去成全这对双向奔赴的少男少女。

如此单纯又淳朴的爱情观,反衬出了当时包办婚姻的残酷和唯利是图,反映出了当时没有恋爱自由时人生被支配的悲哀。对于当今也很有借鉴意义。爷爷的开明,也对当时的封建家长制,有着深刻的讽刺。

现在社会许多人也看中房、车、彩礼,而并不能够接受裸婚。古朴的爱情观在社会进步中,或许可以慢慢地慢慢地被实现,或许可以有更纯真的美好的,不与利益相关的爱情。虽说完全不考虑实际是很难实现的。但是只有这样地畅想,才可以构建出一个最纯爱、最洁净的桃花源。

边城中许多话,也对恋爱中的青年男女,多了些启示。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也许明天回来。”

“一切河流皆得归海。”

“黄昏那样的温柔,美丽和平静。但一个人若体念或追究这一切时,也就照样的在这黄昏中会有点薄薄的凄凉。于是,这日子成为痛苦的东西了。”

相关文章

  • 读《边城》观后感

    在高中学习《边城》节选的时候就想看看《边城》了,只是开始的时候并没觉得《边城》有多好看,只是对于老师推荐的东...

  • 《新边城浪子》观后感

    表面上这是一篇观后感,实际上也确实是一篇观后感,抱歉在这里用古龙的风格写了个开头,凑字数也算是他的风格之一吧。 不...

  • 《边城》-《边城》

    若干年前听说沈从文的《边城》是中国最美的文字作品。所以凑单的时候从京东买了一本。买了以后一直放在桌子上压着没看。今...

  • 边城的孩子

    我们都是边城的孩子。 生在边城,长在边城,一生都在边城。 我曾想过外面的世界,奇妙、有趣,又不失美好。 我与边城都...

  • 等待

    ——读《边城》有感 初读《边城》,给我这...

  • 再读《边城》

    再读《边城》,想起在边城的那些日子…

  • 边城一梦·今生今世

    边城在沈从文的书中 边城在宋祖英的歌中 边城在黄永玉的画中 边城在岁月的小诗中 ——前言 一辈子只读一次边城 一生...

  • 电影《边城》观后感——他回否?

    也许他还会回来 电影的最后,以翠翠独自一人在风雪中,坐在船边眺望远处结尾。展示了一场悲剧的爱情电影。 ...

  • 返乡游记之五·凤凰

    《返乡游记之五 · 凤凰》 来凤凰古城,就不得不提《边城》。 “边城置案史沉沟,谁知边城即凤凰”? 《边城》,是凤...

  • 边城之魅力

    因为《边城》,从而爱上边城;因为那动人而又凄美的爱情故事,从而向往边城:因为那美妙打动人心的文字,从而渴望边城。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边城》观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yhw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