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位于伦敦西区的一座两百多年的老房子,中国著名作家老舍1924年到1929年曾经住在这里。


老舍来伦敦的时候才25岁,他在伦敦大学教英国人学汉语,还在工作之余写了三部长篇小说,还帮朋友翻译了《金瓶梅》。
老舍是正儿八经的满族人,父亲是正红旗,母亲是正黄旗。1899年2月3日,老舍出生在北京西城护国寺街小羊圈胡同一个姓舒的平民家庭,那天恰好是旧历腊月23 ,俗称“小年”,第二天正好又是立春,所以家人图个喜庆,给他取名“庆春”。
那是老舍在南开中学任教期间,1924年夏天,经燕京大学英籍教授艾温士推荐,老舍得到了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华语讲师的职位。就这样老舍来到了英国。
在老舍为时不长的国外生活中,五年的英伦经历对他来说意义重大。在英国,老舍第一次切身感受到了什么是西方文化,并以作家特有的敏锐感悟了东西方文明的差异。上文说的三部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和《二马》,都是在英国完成寄到国内发表的,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他首次使用“老舍”这个笔名,等到回国时,老舍在国内已是声名远扬了。
跟那些拿着官费来读书的留学生不同,他必须靠自己的工作来养活自己,生活中的寂寞、独处异乡的种种不习惯、再加上伦敦大学菲薄的待遇,老舍的五年英国生活算不上愉快。
老舍在英国,除了教书以外,就成天泡在图书馆,阅读了大量的欧洲文学名著,这对他一生的创作起到了非常大的影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