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二十四节气之首;
立,是“开始”之意;
春,代表着温暖、生长;
立春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
立春三侯
一候东风解冻: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
二候蛰虫始振:在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
三候鱼陟负冰: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
立春的民俗
“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意味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自古以来人们都是很重视立春这个节气的,在民间更是有很多关于立春的习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立春有哪些习俗吧!
1.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
2.打春牛
“打春牛”是一项非常古老的江南民俗,源自于周代。“立春”先要“立牛”,为的是策励农耕,体现了中国的农耕文化。打春牛的年俗延续至今,既反映群众祈求国泰民安的愿望,更是提示人们,季节不等人,勤劳才能致富。
在庄主打完十鞭后,鞭炮齐鸣、鼓乐齐奏……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与当地百姓纷纷上前摸一摸春牛,“一摸春牛头,福气自来投;二摸春牛腰,钱财就上腰;三摸春牛尾,福寿不见尾”,希望新年里能讨个好彩头,沾个好福气。
3.咬春
立春这一日,中国民间讲究要买个萝卜来吃,叫做咬春。因为萝卜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同时在江南等地区,立春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既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春卷,又称春饼、薄饼,也是民间节日的一种传统美食。
4.贴春字
春天到了,给门壁上张贴宜春字画,这种风俗在唐代长安就有。据记载:立春日,唐代长安人常在门上张贴迎春祝吉的字画,字称“宜春字”,画称“宜春画”。如“迎春”、“春色宜人”、“春光明媚”、“春暖花开”等内容。还有人给门楣上张贴一段祝愿之词,表示迎春的志愿。如果会绘画的人,常给门楣上画一幅《腊梅图》。
立春的养生知识
立春之后,阳气升发、万物始生。顺应春天的特点,健康养生需注意保护阳气。保护阳气,要从饮食、起居、心理和运动等方面进行养生。
1、早睡早起以养肝
老话讲“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睡补”,所以好的睡眠比那些灵丹妙药都好百倍。我们现在都提倡最晚也要在晚上11点前睡觉,早晨6点起床锻炼身体,安排一天的生活。
2、防止旧病复发
中医认为,进入春季,万物开始复苏,处处涌动着勃勃生机,这是自然界强大的生命原动力的体现,这种生命力我们称之为阳气。对于人体来说,阳气借助肝注入,冲击身体的病灶,并将病邪驱赶到体外,所以此时最容易旧病复发。
3、不要过早减衣
春季气候的最大的特点就是乍暖还寒:一是春季的气温日夜温差较大;二是春季冷空气活动频繁,天气变化较多。所以老人常说春天的天气就像是小孩的脸,一说三变。在立春时节,我们还是要多注意保暖,不要过早的减衣。
4、多吃韭菜豆芽等蔬菜
春天特别适合吃一些温补阳气的食物,而韭菜就是非常好的选择,尤其适合初春,春天吃韭菜能够健脾养胃,补充和保护人的阳气,还可以杀菌消炎,提高抵抗力。还有应该多吃豆芽,豆芽处于一种不断的生长过程中,其中的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营养物质最为鲜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