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康老师读书|《学力经济学》给我带来的教育震撼1

康老师读书|《学力经济学》给我带来的教育震撼1

作者: 康老师心育 | 来源:发表于2018-09-24 22:52 被阅读160次
学力经济学——被数据推翻的教育准则

震撼一

教师培训毫无用处!

1、教师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是有一定作用的。

作者认为:

面对遗传或家庭资源不利情况,仅凭孩子自身无论怎样都难以改变时,教师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在这是在排除遗传及家庭影响之后,才彰显出的教师作用。

有人说:孩子一生遇到一个好老师,真是一生的幸运。的确是这样。

但我不无限夸大教师的作用,还有一部分老师,只是把教育当作一种职业而已,除了教给学生一些文化知识之外,不仅不能给学生正面的引领,甚至还起到了教育阻力的作用。

仅从成绩来说,很多老师不仅做不到“让孩子可以在1年内学到1年半的知识”,还因学生学习能力不同,去从成绩上打击学生,挖苦学生,让学生失去信心,走向失败。

2、好教师的标准是什么?好老师要看他的“增值价值”。

那么,到底怎样的老师算做好教师呢?

作者引用哈佛大学柴提教授的研究团队数据,告诉我们:“增值价值是用来判断教师质量具有因果效应的偏差极小的指标。”

所谓增值价值,用本书作者的解释即孩子学力的上升幅度。当用增值价值表示教师质量的时候,良师不是去年和今年班级平均分都是80分的教师,而是去年班级平均分数是30分,而今年是35分的教师。

即用学生(班级)行为不断改善、分数不断提升来评价老师,才说明教师在给学生实施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产生了自己的价值,才标志着教师有良好职业素质。

柴提教授的研究还证明,高质量的教师,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学力,还可以降低谁都不希望出现的、十几岁少女意外怀孕的概率,提高他们上大学的概率,提高他们未来的收入。“

3、用损失厌恶来激励老师会更有效。

为了提升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很多学校采用一定的激励措施来鼓励教师,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意愿和学力。

这样的作法是否有效呢?

书中透露:美国至少十个州,在尝试将教师的工资、奖金与业绩挂钩来提高教师质量。但没有更多证据可以证明这样做是有效的。

简单说,就是仅仅以物质刺激来提升教师质量是一厢情愿

这与对学生进行物质奖励一样,单单奖励结果无法激发教师努力。

哈佛大学的弗赖尔教授指出,问题不在成果主义本身,而在给予方法上。

在他的一项研究中,做了对比实验:同样是能够获得奖金,只要自己班级学生的增值价值得到提升,获得组教师学年末可以获得奖金;失去组教师刚开始可以得到一笔奖金,但如果学年末没有达到目标增值价值,就必须归还预先支付的奖金。且两组奖金数额相同。

结果显示,失去组教师所教学生的成绩得到了提高。

合理的解释是:人们讨厌得而复失的心理”损失厌恶“,或叫”损失回避“在作怪。

这也启发我们:在同样是付出相同的物质刺激的基础上,先得到再失去,总让人感到损失很大。为了规避这种损失,人们会努力,不让损失或尽量减少损失。

在班级管理中,我一直用积分累加办法,当初的意愿是给学生积极的正面引导,鼓励为主,正面管教。现在看来,这种办法还是有一定局限性的。适当地使用扣分机制,也不失为一种刺激学生的好方法。

我设想,每周之初,可以让学生随机选择使用加分机制,还是扣分机制,以此来激发学生内心对损失厌恶的心理,调动一下学生的积极性。

回到学校层面,奖金如何发是个问题。

巧妙利用平时给教师发放工资和奖金等手段,不仅不额外增加成本,还能提高教师质量。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发现。

4、培训教师与提升师资质量无因果关系。

培训教师对提高教师质量没有作用。这一结论乍听起来,很让人失望。

其实,这也是任何一个有理性的教育管理者能想到的。

我们的教育培训很多时候是把一些教师聚在一起,或者是在网上,找一些所谓专家或名师,进行统一课程的讲解学习,很多时候,专家、名师讲得头头是道,教师们听得却昏昏欲睡。

很多教育行政管理者,把教师培训当作一种福利,给本来就比较优秀的老师,而真正工作中需要培训提升的一线教师,却少有这样的培训机会。即使是网上统一培训,虽然讲座的是知名教师,却常年养成的应付心理,让培训也流于形式,不过是老师为了晋级等目的,混够课时随便听听。

培训没有针对性,培训对象没有强烈需求等都是培训无效的原因。

只有教师内心被唤醒提升自身素质的需求,培训才会有效果。

借用心理学上的原理,得让老师即时看到培训能得到积极的反馈,即马上看到效益,可能培训才会有实效。

5、教师资格证不能提高教师质量

作者认为:因为教师资格这一准入门槛有可能妨碍能力强的人成为教师,或妨碍活跃在其他行业的人转行成为教师。

实验显示:没有教师资格的教师教的学生和有教师资格的教师教的学生相比较,数学分数更高,语文没有差别。

如果有有差别,也只是在有教师资格教师之间的内部差别。

所以,经济学家们一致认为:有无教师资格对教师质量的影响是非常小的。教师资格未必能保证教师质量。

关于提升教师质量,作者提出“提高收入”、“让老师参加培训”、“废除教师资格制度”这三个选项中,第三项能降低门槛,让能力强的人成为教师,不失为有效的政策选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康老师读书|《学力经济学》给我带来的教育震撼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yoh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