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凯里学院
品国学经典,获通达之心

品国学经典,获通达之心

作者: 旅17地本 | 来源:发表于2018-12-12 21:19 被阅读1次

      来源:旅游学院17地理科学

    作者:林华宽

        国学经典是我们中华文化的智慧之根,每一个中国人都要熟读的一部经典《弟子规》。《弟子规》具体列述我们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集中国传统家训、家规、家教为一体!倡导通过坚持修己爱人达到家庭和睦、社会和谐,是人生第一规,是做人的根本。日常生活中!我们日常生活中,除了坚持品读、深入了解,更重要的践行书中的准则,真正将《弟子规》融入我们的学习、社交、工作、生活当中,长期以往的熏陶,必将获益匪浅!

        《弟子规》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约束弟子们的规定。广义上的弟子是指所有的人,狭义上是指幼童的学生。在我看来,这本经典所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传统思想美德,影响意义深远广泛。特别是比较贴近现实生活,表现在行为准则方面。对于幼童来说,学好《弟子规》,潜移默化之中就能变成知情懂礼、心灵美、道德美的好孩子;对于成长中处于叛逆期的学子来说,学好《弟子规》,恍然大悟之中就能成为奋发向上、知书达礼、知恩图报、知错能改、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好学生;对于茫然在职场的年轻人来说,学好《弟子规》,一往直前之中就能事半功倍,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从容地应对工作过程中的艰难险阻。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浅显易懂的文字,蕴含深奥的道理,一句“弟子规,圣人训”沉淀着古人千年的思想精髓。

        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做人;先学会做人的基本准则,才能办好事情。所谓说“不成才,则成仁。”在学校学习不成才,出社会就要成仁!《论语》中言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所以,做人还要学会尽孝道。在中国古代以孝治天下,在家中,如果一个不会孝顺、感恩父母的人;出社会了,更不会懂得爱护、关心他人,又怎么能忠心于领导,坚守于事业,报效于祖国呢?我们要学会董永的孝道,学会岳飞的精忠报国。

        弟子规,圣人训——““书中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种粟。”品书香一缕,读人生百味,深思古人仁之心,走人生正道。

        首孝悌,次谨信——三国时候,吴国有个孝子,姓孟名宗,字恭武孟宗很小的时候,父亲便去世了。从此,孟宗便与母亲相依为命,艰难度日。孟宗直很孝顺他的母亲,对母亲侍奉有加。有一次,母亲病得很厉害,很想吃鮮笋做的汤,但这时都快冬至了,天很冷,根本不会有笋长出来。孟宗实在没有办法,心里焦急万分,可是束手无策,便忍不住跑到竹林里。他双手抱着毛竹,想着卧床的老母,不禁两行热泪簌簌往下落,孟宗越想越难过,竟大声地哭了起来。或许是他的一番孝心感动了天地,突然间眼泪滴落的地方裂开了,从地上露出了几茎竹笋。孟宗看了破涕而笑,抹掉脸上的泪珠,兴高采烈地把这些竹笋带回家去了。等到母亲吃了新鲜味美的竹笋汤后,病体便渐渐康复了。孟宗“哭竹生笋”在现实中是难以想象的,但孟宗对母亲的孝敬却是-种最为真挚的情感。善良之人敬佩孝顺之人,这种至纯的孝行,正是人们所向往和推崇的,因孝心而显现的奇迹正是大家共同的愿望。父母给了我们一切,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感恩是一种美德,学会孝顺父母!百善孝为先,“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意。”在家中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其次需要做到诚信,在日常的交际当中,学会“凡出言,信为先。”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最重要的是交心,讲话以真诚为贵,以守信为第一。

        泛爱众,而亲仁——古人云:“仁者无敌”,一个真正有一颗仁爱之心,身边的所有人都是朋友,而无敌人之分。 如果我们真正做到我爱人人,人人爱我,那么社会将会如《礼记》中所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老子》有云:“上善若水。”如果我们每个人无论执政与否,都能自觉地、本然地去关爱他人,关爱民众,乃至于关爱一-切生灵,那么,我们的心灵将会荡漾着爱的温暖,我们的社会将一派祥和,我们的生活会充满阳光。

        有余力,则学文——东汉时有一个叫董遇的人,从小家里就很穷,靠上山砍柴为生,整日为生活而奔波。但是他只要一有空闲时间, 就坐下来读书学习,他的哥哥讥笑他,他却不在乎。天长日久,他的知识很渊博,并写出两本书,引起了轰动,人们很佩服他。董遇的名声越来越大,附近的人纷纷前来求教,并问他学习的窍门。他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人家说:“可是没有时间呀!”他又说:“学习要利用‘三余’,就是三种空余时间,冬天为一年之余、晚上为一天之余、雨天为平日之余。”人们听了才恍然大悟,原来董遇是通过利用空闲时间的学习,才来提高自己水平的。这个简短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学会利用空余的时间进行学习,时间就像海绵一样,只要你愿意挤还是会有的。读书能提升自身的品质,使生活活得更加充实而富有情趣。如果你有空余的时间,而去做无关紧要的事,那样会浪费青春年华的最好读书时段。我们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人应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在《劝学》中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是的,在如今高速发展的时代,如果只是坐享其成,而不去拼搏奋斗,那么将会被社会的竞争所淘汰,正如古人说的那样:“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通过学习丰富的知识,听圣贤的教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只要方向对了,就不怕遥远。”励志做一个心中有光的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品国学经典,获通达之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品国学经典,获通达之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yqm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