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电影的第二天早上,我又让学生写作文。
学生以为要写昨天的电影。我道:那个电影报上评论多少年了,不用我们写。这次我们写我们熟悉的人。
“人是活动的,不好写。你们先试试。”
有人提出写我。我问他们:才一个多月,你对我就熟悉了?知道我夜里打不打呼噜?
学生们都笑了。我叫他们好好写,下午准备教他们唱来娣和我写的那首新歌:
一二三四五
初三班真苦
识字过三千
毕业能读书
五四三二一
初三班争气
脑袋在肩上
文章靠自己
是啊,来了一个多月,课本没教,倒是带他们认了不少字,写了不少话。学生们认的字多起来,写的话也越来越多。
王福第一个写好交上来。
他写自己的父亲。几个特点:力气大,饭量大,责任大。内容清晰、层次分明。
其中有部分写对父亲夸赞自己的理解:我没有王福力气大。因为王福在识字。
其中有部分写王福的决心:父亲是一个不能讲话的人,但我懂他的意思。队上有人欺负他,我明白。所以我要好好学文化,替他说话。
其中有部分写父亲带病上工:父亲在山上,走进白太阳里去。我想,父亲有力气啦。
我呆住了。这孩子从第一次连自己每天怎么来上学的都写不清楚,到今天这篇……这是我教来的吗?
我觉得眼睛里有种酸胀的异样感,不禁用力挤了挤。
操场上的鸡和猪还是在漫步,随地都有它们这一块那一块留下的东西。有人叫我过去,我晃了晃神,应了声“哦”。
老陈和一个生面孔坐在备课室里。老陈介绍说他是总厂教育科来的。
生面孔问了我关于不教课本的原因。我直说了:因为没用。
老陈在一旁摇头。生面孔说:还是回队里再锻炼锻炼吧。去哪个队,你自己挑。走之前把课交代一下。
我没什么交代的。我留下课本,卷了铺盖就走。可惜了下午要给学生唱的那首歌了。
我向三队的方向走去,也就是王七桶他们队。太阳火辣辣地给我照路,我却慢悠悠地走着。
忽然我想起点什么。就把行李往路边一放,拿出那本新华字典,认认真真地,一笔一画地在扉页写上:送给王福。然后签上来娣跟我的名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