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得到”问题集
对于相同的知识,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问题,而且有些问题可能是不被别人(老师)理解的,尤其是对孩子来说。那么这些问题可不可以公开出来给同学们来讨论呢?让能解答的人看到呢?
“得到”问题集是一个比留言更公开的信息交流渠道(不需要精选)。老师和同学都可以发布问题。
问题集的入口可以在某个文稿,也可以是某个栏目。
“得到”问题集可以满足用户对课程的参与度,也可以保证课程的活跃度,即使在课程更新完毕以后。
运营人员也可以收集有价值的用户问题(被广泛讨论的问题),方便课程更新结束后,老师定期集中进行答疑。
2、“得到”词条
在小孩学习的时候,有些概念对小孩子来说还是不清晰的,我们可不可以在文稿里,为某个概念加上词条,方便孩子们理解。
“得到”的词条或许还可以成为内容的一个入口。搜索是一个入口,而词条可以成为更为精致的入口。
然后我把这个想法发散了一下,用户是不是可以把自己对概念的理解记录下来呢?
就通过词条的方式,这样即不会增加用户创造的不可控性,又可以给用户进行自定义的机会。
现在用户在得到里的留言都是离散的,不同的概念在不同的课程里被老师讲解,这些讲解不被整理,最后会不会耗散掉了呢。
词条的价值是内化吸收。知识在梳理的过程中才会被真正的吸收,在头脑里才能形成清晰的痕迹。
3、”得到”笔记标签
得到里的标签功能很好,一个特别好的用处就是标记知识的功用。比如,可以把某些知识标记成金句,成为写作的时候的素材;可以把课程里出现的书名加入书单标签。
其实我们可以把某些标签固化成为“得到”标签。它可以成为一个行为的暗示,对用户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为了满足这个功能,我对现有得到的标签功能做了一些小小的改动。
demo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7W3SBC07OBjnYU9xTk2loA
提取码: f4r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