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记叙文
彭绍智师长轶事
文 /铁四师十九团 陈志保
1969秋,我到16团16连参加四师报道组跟钮鲁生干事学报道,恰逢彭绍智师長带着师宣传科廖寿伦科长在16连下连蹲点,有幸同老师长近距离接触一段曰子。老师长朝气蓬勃的革命精神,认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艰苦奋斗的优良风范,关心部属的爱兵情怀,给我留下极深刻印象。
一、特能走的老红军
老师长矮个,微胖,脸通红通红,讲话大嗓门,五十大几的人啦,依然精神抖擞,朝气十足。他每天步行下连队,跑工地,要走很多路,廖科长劝他注意休息,老师長满不在乎地说,我身体好着呢,能走啊!小时侯家穷没饭吃,饿得不长个,参加红军后能吃能跑路,打仗不怕死。长征时别看我个子小,比大个子还能走。两万五千里,我一步不拉,走过来了。
老师长爱讲长征,作报告时,一摘掉花镜,必定讲长征。向通讯报道学习班学员作"为革命写稿"的动员报告时,钮干事为他准备了讲稿,老师长拿着讲稿刚念个开头,便端起茶杯,摘了花镜,钮干事知道师长摘眼镜讲话爱跑题的习惯,急得不行,可老师长不管不顾,又讲起长征。尽管钮干事急得冒汗,学员们却听得津津有味,会场一阵接一阵响起掌声。
部队曾有彭绍智师长和总参彭绍辉副总长是亲弟兄的传闻,有人向老师长求证,他听了不高兴,说,他姓彭我也姓彭,五百年前是一家,现在是革命同志。可人家官大,不一定知道我。再说,我这个师长是长征走出来的,是打仗打出来的,不是冒认官亲认出来的。
二、两个"老粗"导喜剧
老红军战士多数出身贫寒,没上过学,到部队才学习一些文化,可他们从不忌讳自己是"老粗",还喜欢以此互相调侃,借此取乐。部队流传着这样的趣事:师部礼堂召开庆祝党的"九大"会议时,彭师长主持会议,他宣布,"大会进行第一项:高唱东方红!請李副师长指挥!"李副师长也是老红军,也是"老粗",也是非常率性而为的人。李副师长上来后,两臂一挥,先领唱一句:"大海航行靠舵手",接着指挥:"唱!"与会官兵一愣怔,反映过来后,强认住笑,跟着唱了起来。唱了"大海航行靠舵手"后,彭师长接着主持:"大家唱东方红唱得很好,现在进行第二项",会议"哗"地响起長时间笑声。
这个段子真否无人刻意考证,但部队广泛流传,据说两个老红军听了只是嘿嘿一笑。
三、来点“特殊化”
一天吃饭时,钮干事讲了山东人爱吃大葱的的段子:六十年代初,国家动员内地知识青年到新疆支援边疆建设,山东的男女知青开去了一个整列。到了目的地后,知青们隔车窗一瞧,一片荒芜,满目凄凉,失望极了,不肯下车。火车不能总停留不走啊,得想办法。领导听说这个列全是山东来的,吩咐拉来了许多大葱。知青们看到后,挤着下车抢大葱,大葱解决了一大难题。十六连指导员是个有心人,知道钮干事是山东人,急忙交待炊事班送点大葱来。钮干事嚼得津津有味,老师长不干了,说:"你小钮搞特殊化!我也得来点特殊,有没辣椒?"老师长江西人,辣不怕的!指导员连忙吩咐炒个辣椒鸡蛋,硬给老师长拦住了,说:"一盘青椒,半碗酱油就行,这就特殊化了!"青椒来了,酱油也来了,老师长把青椒一个个折断,泡在酱油里,一碗米就一碗青椒,咂吧着咀,头上冒着汗,让我们看得目瞪口呆。
四、一口袋铁钉
老师长是太实诚人,对部队的教育,不会高谈阔论,就喜欢就事说亊,实地实事实打实地教育战士。
在开展"节约闹革命"教育时,一天,老师长从工地回来,从衣服口袋里掏出满满一口袋铁钉,这全是他从工地的废料堆中捡回的。他把铁钉摆放在办公桌上,对连长指导员说:"这全是好钉,扔掉不要了,让人心疼啊!要是在红军时期,这能造多少子弹,能消灭多少敌人,可以少牺牲多少战士啊!"又说:现在条件好啦,但不能这样浪费呀!说铁道兵家大业大,浪费点没啥,大家都认为没啥,都这样浪费,一个连,一个团,一个师,咱算算细账,该浪费多少啊!"在他的指示下,部队开展了讲传统、算细账、制订节约制度活动。报道组把这场教育活动写了一组稿,题目分别为:1.“联上大纲,节约有方”;2.“一算细账,心明眼亮”;3.“健全制度,把节约落实处。”这组稿后来被《解放军报》采用了,老师长很满意。
五、爱兵情结
同老师长有过接触的人,都说他关怀部属,爱兵如子。
十六连战士郭大本(名字可能不准确),为人朴实,工作踏实,施工中还喜欢鼓捣点小发明。老师长下连认识郭大本后,夸郭是好战士,和他结成"一帮一,一对红",说师长也要向好战士学习。
十六连理发员小代,工作勤恳,非常敬业,他不仅放弃休息为收工的战士理发,还经常揹起工具箱到工地理发,任劳任怨,很得战士好评。那时侯连队没有电推刀,更没有吹风机,冬天理发湿头很容易感冒,小代有个绝招,一边理发一边鼓起咀用咀吹风,理完发,头发也吹干了。给老师长理发后,老师长很满意,一个劲夸小代服务得好,说小代学习张思德学到家了。后来,老师长把小代带到师部理发,说要让机关的的同志见识一下这个小战士如何对同志满腔热情,对工作一絲不苟,对技术精益求精。
老师长喜欢好战士,对犯过错误的战士同样关心爱护,从不言弃。十六团报道组有个战士文笔较好,曾有文章见报,但不知犯了什么错误受了处分,老师长听说后很为这个战士惋惜,向廖科长钮干事交待说,培养一个战士不容易,年轻娃娃出点错,不要岐视他,改正了还是好同志。
(2018年3月31日写于加拿大温哥华)
作者简介:陈志保,1968年4月,河南武陟县应征入伍,铁道兵第十九团宣传股,1971年冬手术致残,1976年2月退伍。
附照片说明:1.作者在革命圣地井冈山近照;2. 作者在马来西亚;3. 作者在美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