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点整是考验我作息健康与否的分水岭,以前想着要养成好的习惯,绝不晚睡以防猝死,于是定下了每天23点睡,早上7点起床的超规律作息,在我上班的时候一直保持着。随着时间的推移,习惯慢慢成自然,以至于现在每当时间显示到了23:00的时候,我的心里都会一紧,告诉自己必须要去睡觉,脑子也开始给身体传达我很累的信息,从而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只要看到这个23我就开始哈气连天。
我知道健康作息的重要性,但我也知道是拖延让我不得不拉长黑夜来惩罚白天的低效性。我努力想让自己在12点后清醒起来继续工作,可谁知一觉睡到7点的我,每天早上的第一项任务并不是关闹钟,而是关掉开了一夜的大灯小灯,心里默念浪费是极大的犯罪。
我一直在用习惯来解释上面的起因,可他们早已看透了我,我只是老了,无论白天做了什么,一到晚上总觉得浑身酸痛,闭着眼睛就能做七八个梦,我知道这是焦虑的一种表现。
话说到今天,去和小侄女一起上写字课,丝毫没有找到当妈的乐趣,却发现老师上课幽默感的重要性,能让一二年级的小孩子坐住板凳并勇敢举手表达自己的喜欢,这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每一个孩子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都喜欢有趣的故事,夸张的表情,这些都是对付小孩子的不二法宝。看到坐在最后一排的小男生在老师简单的夸奖下竟然手舞足蹈起来,这对于大点的孩子来说会被认为是幼稚之极,因为大孩子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学会了隐藏自己的情绪,仿佛冷冷的才酷,面对赞扬,只是会心一笑,抑或是装作满不在乎。可小孩子就从不会骗人,高兴就是高兴,也许和孩子的性格有关系,男孩子更外向一些,有的还天生长得讨人喜欢。我并不是对女孩子存有偏见,而是确实体会到女孩子的早熟让她们缺少了一些简单的快乐。而单纯在学生阶段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性格特质。
说回到老师的夸奖,这也是一门学问,夸奖的太夸张,难免不可信,过犹不及,简单的一句“有进步有进步”“这个是高手”“越写越好了”“再紧凑些更好”虽然惜字如金,可听起来却又觉得真实有力度,尤其出自一个冷幽默的高瘦男老师之口,和他的气质竟然极为相符。因此,每一个人的外在形象与其内在气质是相辅相成的,如何能够让外在与内在之间形成一种调和,是每一个老师都应该有所探究的,找到一个度,让人觉得舒服,自然而然会吸引听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