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完了刘震云先生的小说《我不是潘金莲》。故事很简单,讲述了一个农村妇女李雪莲因为和前夫假离婚而走上漫漫上访路的故事。
李雪莲因为怀二宝却不符合二胎政策,从而想到了假离婚的下策。假离婚本没有错,一个母亲,出于本能保护自己体内的小生命。可是,假离婚却变成了真离婚。丈夫在她怀孕期间出轨,进而反悔,与别人真的结婚了。这也就算了,可是她丈夫死不承认假离婚这件事,一口咬定是真离婚。就这样,天生倔强的她,开始寻求说法。
李雪莲天真的想,要再结一次婚,然后来次真离婚,以推翻之前的离婚。这件事,操作起来也是够麻烦的,可是,她却不放弃。就这样,她开始找法院找说法,得到的判决是离婚确实是真的。她觉得自己很冤,于是开始了上访。接下来,就是关于二十年的上访故事了。
人生短短几十年,而李雪莲耗费了二十年去讨个说法。她却没有考虑这个说法是否值得花费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从经济学上来说,她也忘了核算时间成本。正如她自己所说,上访成了她的生活,成了她的日常,成了她的日子。渐渐地,不上访,她似乎也不知道日子该怎么过了。她只顾着去想离婚,却忽视了,自己尚且年轻,是否应该好好再结个婚。
生活中,有的人的确很执着,很倔强。只是,她们的执着和倔强用错了地方。如果李雪莲有其他爱好,用二十年的时间去好好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她的人生也会大不同呀。可是,她却把时间和精力,执着和倔强都耗费在了一件烂事上了。她的前夫是个烂人,而她却用二十年和这个烂人死磕,烂人怎么样了呢?过着自己的日子,过的很好。是不是越想越气?
之前在报纸上看到有一个小伙子,因为喜欢国画,于是利用业余时间拜师学艺,十几年如一日,坚持每周画画。生活回报他的是漂亮惊艳的作品,生活给予他的是肯定。我想作为一个建筑工地上的打工仔,他生活中肯定也有许多不如意和不公正的地方。可是,他选择把精力放在更有意义的事上。因此,他成了更有趣的人,他的人生也更有趣。
二十年,人生有多少个二十年呢?李雪莲怕是没有仔细想过。当然,那也只是个故事,故事的结局也颇有味道。李雪莲在49岁的时候被彻底宣告了自己前半生的荒诞。她是否会去把日子好好过,像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53岁的妈妈研究生周亚松一样,重新拾起自己丢失的生活,然后踏实过好以后的日子。
53岁的周亚松在伴随女儿学习期间,学会了舞蹈钢琴,女儿决定考研,年过半百的她决定陪女儿一起考研,结果自己考上了。和任何一个普通大学生一样,妈妈周亚松每天背着双肩包,提着开水瓶,睡着高低铺,在食堂吃饭,在图书馆看书,异常勤奋,踏踏实实的学习。这也是一种不同的人生状态。
正如《教父》中所说每个人都要承受命运所给予的屈辱。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这样那样的不公正,我们总是从屈辱中站起来,然后接着砥砺前行。我们想为屈辱讨回公道,却忘记了有时候有的事,世间哪给你说法,哪给你公道。不过是自己拾起伤痕,武装自己,继续走下去。
生活中,我们要远离垃圾人,垃圾事。如果,一不小心,我们正好碰上了怎么办?还是远离为上策,莫去逞强,莫去争锋。毕竟,人生苦短,莫因一件烂事耗费半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