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笔早春二字,联想到许多画面。电影《早春二月》,为男女主人公的命运叹息。想到了鲁迅的文章《藤野先生》,写留学到日本的中国留学生,从樱花下经过,将辫子盘起来,仿佛是一座富士山。听上野的樱花开放时是绯红的轻云,印象深刻,樱花世上美丽的花朵。
从初中读到上野的樱花,樱花的美好停留在文字里,想着日本是遥远的国度,自己的家境是不能如同鲁迅先生去到那里,看绯红连片的轻云,只有在书本里驰骋想像。想像千百种樱花的模样,这种驰骋的臆想,天马行空,记得这个词是批评某个人物的狂妄自大,我行我素,独往独来,我没有那样的能力,少年的天马行空,无非是将自己见到的听到的在加一些来自梦中的,所以天马行空来自没有丰富的彩色图片的时代,来自没有丰富影像的时代,来自自己不可能远足的时代,就如同古人对着一弯明月将现实的浪漫的、情怀的、家国的梦都寄托在一汪明月中,关山飞越是因为距离产生了联想,将思念化作明月,明月当头,天下共一轮月,明月照君心,君心是我心。少年对文字中的情景想像如同古人对明月的赞颂,幸运的是我们当时还好有文字,有文章中写到的人和事情,佩服写文章的人把他们所见所闻转变成铅字,我们能看到他们干的事、经历过的人,所以读文章对我来说,已经好幸运了。
说到文字和文章见到最多的就是课本了,同学之间都能对耳熟能详的内容,结合日常游戏玩乐的场景调侃几句。课本上有许多鲁迅的文章、曹禺的文章,少年不知愁滋味,自然是喜欢看鲁迅写百草园的趣味,写三味书屋的无聊,好奇怪三味书屋中为什么挂着一张梅花鹿的中堂画!每当老师布置的作业许多的时候,作业答不上来的当口,就来几句:别了我的蟋蟀们!别了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就想着不上学该多好,出逃到鲁迅文章中有趣的童年,找找蟋蟀,找找小伙伴,去快乐一把,高兴一会。遇见自己手中不多的零食,同伴讨要时,会说"多乎者,不多也!"有时打趣同学"茴香豆的茴字有几种写法啊!"这些从文章来的内容,塑造了一个个无忧的少年,后来读书多了,才知道自己的轻狂幼稚。
在少书的年代,听书讲故事就又是人生的体验。这里面的传奇和演绎是我工作后一个同事讲述的,他到一个生产队插队,那些读了许多古书的人,会在晚上集中到一个谝椽的场屋,每个人说上一段春秋,满屋呛鼻的烟气,说的人吞云吐雾,听的人云山雾罩,有的听明白了,有的没听明白的会好奇追问,听明白的人嫌弃没听明白的人打断他们听书,就集中解释几句,再说在追问的话,会受到众人的打击,焉头耷拉不再发问,每次听到过瘾处,大伙发出"咦"呀""哦""不会吧""不可能"哎,下来怎么样了"的叹息、感叹、追究、疑问声音。遇到下雨天,不出工的话,一个个聚集到一起,又是一阵阵的谝椽分享,好多说人做事的故事,除过戏文外,这是不读书不看报的人,获得信息的场所,也是打发时间的地方。这是人多听书的场景。
同事说他自己有个特别的待遇,就是在被窝统统中听书,和他住一屋的人读得三国故事能够倒背如流,什么故事情节张口就来,出口成章,哪个记忆相当好,没有结巴,不打磕碰。每次从"话说'开始,到'请听下回分解"结束。同事说他都是坐过山车那样刺激过瘾,故事套着一个个故事,情节挨着一个情节,刚解开一个结,又抽丝一条线,条分缕析,微影游丝,了了不知走向何方,每天自然都在期待中听,等不到天黑。讲述的人乐意施展自己过人的记忆力,将所学讲出来,情满江湖,意达三江,那是另外一个江湖,住满了形色匆忙的人,走着喜怒哀乐的大千世界,那就是书籍的世界,这自然是我后来的理解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