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有些人觉得导演李察连利加以12年时间拍摄《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下称《我们》)是不可能的任务,但如果告诉你,他在1995年开始以《情留半天》,以纪录Jesse及Celine这对男女的经历,并每隔9年再拍《日落巴黎》及《情约半生》,交代他们分离又重聚,甚至成为父母,由激情升华至感情的情感变化,整整用上18年完结这段爱的故事,你就会发现《我》片其实不是这样难完成。只不过,当时《情留半天》三部曲着墨的爱情、生活以及及命运交错,可能已令不少观众看得入神,但《我们》在上述所提之外,还以「时间」贯穿,令观众真实看到一众主角的成长,才是当中最令人感动的一环。
电影英文名字虽为「Boyhood」,但看完这出戏后更觉得香港译名「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改得贴切,只因当中虽以Mason(艾拉哥卓饰)由小男孩长大成人的经历为剧情重点,但观众看着Mason的故事,其实也正在感受他的家人、朋友,以至当地社会文化在这些年来的转变、进化,所以这不会只得是singular的改变,而是plural,不同大小事物的默默更替。影片以时间作为引旨,让观众见到不同时间之下,不同角色的心路历程,其实这就像大家Facebook上的生活时报,纪录不同时期发的不同事情,只不过当中吸引在以影像表达,真正看到子女由小孩长大成人,父母容貌变老,而不是凭借特技化妆可以全然表达的。
戏中真正的主角不是Mason,而是时间。这出电影不是那些久不久便出现小风波及大动乱的风格,反而跟流水账没什么分别,就如不少普通人都是生活平淡的一群,将一众主角看成一般家庭看待。他们如一般家庭一样有离离合合,一样会穷困,一样需搬到另一个市镇定居,与相识已久的朋友道别。虽然看影视台有post提到戏中涉及不少当地文化,假如不知国情就难于代入,但笔者反而不这样认为,因为当中以很生活化的事情,带出各人的情感变化才是真正的焦点所在,相信有兄弟姊妹的朋友必定有经历过像戏中两姊弟Samantha(洛莱连利加饰)和Mason那种一会儿打闹一会儿嬉笑的情况;又或者经历过Mason突然失恋,对长大后的生活方向感到迷失,但找到自己有兴趣的范畴就会不断专注及努力以达致成功之状态。
如果《我们》没有任何剧情设计,那它只是纪录片,而不是现在剧情片的格局。戏中不少演技位交到伊芬鹤基和柏翠茜亚雅琪两位分饰父亲及母亲角色的演员,大家从荧幕中看到二人真正由壮年步入中年固然震慑人心,但他们这次放下演员形式,令观众信服他们真的为家庭劳心劳力的一面,才值得尊敬。由于戏中设计一对子女由母亲全力抚养,所以伊芬鹤基的父亲角色确实不及柏翠茜亚雅琪有发挥,而最后看到Mason真正上大学自立,离开家庭与母亲道别,母亲不舍而痛哭的一场,虽然笔者自己没有类似经历,但不得不承认这真的是全片最教人触动的感动位,而Mason年长后跟双亲所演的对手戏,也有不少感情变化及成长转变位是值得细味。
谈及时间和感情是很多电影会用的命题,但如果配合剧情、造型,甚至配乐真实带出主角们的转变,那么《我们》的确为电影缔造全新表达方式。当中也因应Mason的成长及心境,用上Coldplay、The Flaming Lips、Vampire Weekend、Wilco和Cat Power等知名音乐单位的名曲,除了众人外形及性格转变,音乐也是另一个见证时日如飞的元素,不以特技地让观众亲证光阴一秒一秒地逝去,愈听愈有feel。
文:KS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