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4/365 <大秦帝国-阳谋春秋>笔记

14/365 <大秦帝国-阳谋春秋>笔记

作者: e4595c81eca8 | 来源:发表于2019-02-13 11:43 被阅读9次

    春节前复读《大秦帝国》,选择了吕不韦帮助秦异人上位的第四部《阳谋春秋》,简记几笔。

    1、秦昭襄王

    第三部《金戈铁马》的主人公。亲政时面对宣太后+丞相魏冉的权力制衡(即《芈月传》主体),虽然没办法独自决策,但是坚持事事参与,表达自己意见。最终在漫长的权力博弈中,夺权主政,用范睢的远交近攻策略,替代了魏冉的丞相位置。嬴稷在位55年,在位第40年的时候,才干掉了母后+权臣,其坚忍程度令人感叹,不愧是做过质子,经受过长期磨难的君主。

    晚期主导了长平之战,让强大的赵国一蹶不振,至此变为山东六国疲弱,秦国一家独强的战国晚期格局。为了守护秦法,也是树立君主权威,杀掉了抗命不出征的战神白起。但是在多年的征战中,秦国内政及国力依然大损,内无名臣,外则武将皆老,新一批的蒙恬、蒙毅、王翦等名将还未成长起来。因此虽然秦国一家独强,但是也无力发动灭国大战。

    2、太子赢柱(秦孝文王)

    老太子身体长期羸弱,在争强好斗的战国时期,不是合适的储君人选,因此终生郁郁不得志,生怕自己被废。由于秦异人的出色表现+华阳夫人收为嗣子,让昭襄王因为认准了孙子,而坚定了扶儿子上位的决心。(后有雍正九王夺嫡,康熙问布衣大臣方苞,立谁为太子时,方苞言:观圣孙。)

    赢柱在位时间仅3天就去世了,换来了秦异人上位。赢柱贵有自知之明,留给秦异人的密信,你资质非上成,贵在做好守成之君,不要让秦国断送了自己手上。因此最重要的工作是找到优秀的大臣+选育优秀的子孙。秦国历代君主,朝着一统天下的使命,坚持化天下入秦+全民耕战的愿景,历代践行秦法+商君的法家价值观,从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到秦始皇最终统一天下,横跨约140年时间,7任君主(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这种长期稳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历任CEO艰苦卓绝的忍耐坚持,堪称当代百年企业的学习典范。

    3、吕不韦

    吕不韦在书中有很多正面色彩,商战入世,学习了义为利本,资助鲁仲连+田单守住即墨并最终复国。而后奇货可居,帮助秦异人上位,一方面用美色名利考验,确定其心志坚定后,帮助其修身提高,在赵国论战而一战成名。利用自己的死士护送其回国,入秦后踏实学习《商君书》,践行秦国挣军功换官位的原则,从太子辅官的小官做起(匹配雷达利奥的三大原则:不要让债务的增长速度超过了收入的增长速度。不要让收入的增长速度,超过了生产率。想尽一切办法提高生产率。),在秦国灾年主导和六国商战,获胜后反而让利给六国商人,以求其长久助秦而非离开。直到做了开府丞相,著述《吕氏春秋》。

    吕不韦选择秦国时,有过非常精彩的洞察,即考察天下人口与郡县的一线情况。虽然山东六国可以合纵抗秦,但是天下人口约一半已经入秦,在各个国家都疲软的表面下,人口才是国力的最终决定要素。因此天下最终必归秦,选择秦国才能施展自己一生的抱负。这是洞察本质问题,发掘单一要素,国力之人口、国策之耕战、君心之商君、民心之逐利,将单一要素最大化,功夫做透。

    吕不韦后因引入嫪毐,和太后赵姬淫乱宫闱,被罢官回到洛阳封地,后在洛阳封地高调迎客,日日门客不绝,被嬴政猜忌,自杀,未得善终。历史上能得善终的大臣本就极少,核心逻辑是习惯了高位的风光与热闹后,在低谷期能静心、守心,自宫式隔绝朝政,这种反人性的操作本就极难。

    秦始皇亲政,憋着一股劲要和青年大臣王綰、李斯、王翦、蒙恬一起大争天下,位极人臣的老家伙们不肯动屁股,当然就只能动脑袋了。历史总在不断的上演,所以当进时要猛进,利用天时地利人和,当退时要速退,不要贪恋帽子和权力,很可能反身就是枷锁与牢狱,比如最近五六年纷纷落马的老虎苍蝇们。

    还是《货殖列传》说得好,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继续践行择时而行,顺风而动,风息则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4/365 <大秦帝国-阳谋春秋>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zer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