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一十四
唐纪三十
公元734年——741年
共8年
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中之中
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
1、
春,正月六日,皇上从西京出发;正月二十六日,抵达东都。张九龄从韶州(广东韶关市,张九龄在家守母丧)入见,请求能守丧期满再上任;皇上不许。
2、
二月十日,秦州连续地震,公私房屋毁坏殆尽,吏民被压死的有四千余人;皇上命左丞相萧嵩赈恤。
3、
方士张果自称有神仙术,骗人说他在尧的时代担任侍中,到今天已经几千岁了;经常往来于恒山中,从武则天时以来,屡次征召他入朝为官,他都不来。恒州刺史韦济举荐他,皇上派中书舍人徐峤带着玺书前往迎接。庚寅(二月无此日),张九龄抵达东都,乘坐肩抬小轿入宫,皇帝对他的礼遇和赏赐都非常优厚。
4、
张九龄建议开放民间自由铸钱,三月十九日,皇帝敕令百官商议。裴耀卿等都说:“一开此门,恐怕小人弃农逐利,而钱币质量更加恶劣。”秘书监崔沔说:“如果徭役可以缴纳铜来抵扣,则官府可以用来铸钱,计算钱的成本和工钱,则私铸没有利润,这种方法简单易行,能长久实施,难以欺骗。钱这个东西,主要是用于货物流通,并不在于多少,哪里需要开放民间铸钱才能满足供应呢!”右监门录事参军刘秩说:“夫人富则不可以赏劝,贫则不可以威禁,如果允许民间私铸,贫穷的人必定不能去做,能做的全是富人。臣恐怕贫者益贫,而被富人劳役;富者益富,而逞其私欲。汉文帝时,吴王刘濞财富与天子相当,就是铸钱带来的。”皇上于是停止。刘秩,是刘子玄之子。
华杉曰:
刘秩的话:“夫人富则不可以赏劝,贫则不可以威禁。”代表一种典型的统治思想。人富有了,就不能用物质赏赐激励他做事,因为他有钱,你无法用奖赏去吸引他。贫穷呢,就不能用威刑阻止他犯法,因为他都活不下去,刑罚对他来说就不算什么了。所以,有钱了就不听话;太穷了就会铤而走险。
资治通鉴上历朝历代都有记载朝堂上对货币的讨论,基本上君臣对货币都没有基本概念,全是“金融盲”。比如崔沔说货币只是货物流通的交易媒介,有就行,不在于多少。他就没有理解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必须响应扩大货币供应量,否则因为货币短缺,商品价格就会越来越低。农民春种秋收,卖粮得的钱会比种粮花的钱还少,交易流通就进行不下去。
5、
夏,四月一日,任命朔方节度使、信安王李祎兼任关内道采访处置使,增加管辖泾州、原州等十二州。
6、
吏部侍郎李林甫,柔媚巧燕,阴险狡猾,与宦官及妃嫔家深相交结,打探皇上动静,没有他不知道的。于是每次奏对,常能符合皇上心意,让皇上喜悦。当时武惠妃宠冠后宫,下生寿王李清,诸子都不得与他相比,太子逐渐被疏远淡薄。李林甫于是通过宦官对武惠妃说,愿尽力保护寿王;武惠妃感激他,对他暗中相助,由此擢升为黄门侍郎。
五月二十八日,任命裴耀卿为侍中,张九龄为中书令,李林甫为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7、
皇上在皇家苑林中种麦,带着太子以下亲自去锄草,对他们说:“这些小麦是祭祀宗庙用的,所以不敢不亲自种,而且也是想要让你们知道稼穑艰难。”又把收获得小麦赏赐给侍臣说:“以前派人去看田中庄稼,发现很多麦穗干瘪,所以亲自种来看看。”
8、
六月三日,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大破契丹,遣使献捷。
9、
薛王李业疾病,皇上忧虑,以致面容憔悴,头发都白了。七月十日,薛王薨逝,赠谥号为惠宣太子。
10、
皇上任命裴耀卿为江淮、河南转运使,在黄河口设置转运站。八月十四日,在转运站东设置河阴仓,西设置柏崖仓,三门峡东设置集津仓,西设置盐仓;开凿漕渠十八里,以避开黄河三门峡天险。
之前,船运江、淮之米到东都含嘉仓,再转装车辆陆运,陆行三百里抵达陕州,运费大概是两斛用十钱。裴耀卿令江、淮大船全部运到河阴仓,改用小船运到含嘉仓及太原仓,从太原仓进入渭河输往关中,前后三岁,运米七百万斛,省陆运运费三十万缗。有人建议裴耀卿把省下来的钱献给皇帝,裴耀卿说:“这是公家省下来的前,怎么可以拿去邀功求宠!”于是上奏皇帝批准,全部用来做调节市场粮价的经费。
11、
张果一再要求放他回恒山,皇帝下制,任命他为银青光禄大夫,号通玄先生,厚厚赏赐,送他回去。之后去世,信神的官员上奏说是“尸解”;皇上由此颇信神仙。
胡三省注:
仙家所谓“尸解”,就像蝉蜕一样,蝉已飞去,而蜕还在。明皇当初改集仙殿为集贤殿,这是他初心不信神仙。而现在是颇有些相信了。到了晚年,则深信不疑。史言正心为难,渐入于邪僻而不自觉。
华杉曰:
正心难在哪里呢?《大学》说:“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zhi),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李隆基不能正心而信神,就是心有所恐惧——死亡恐惧。有死亡恐惧,希望长生不老,就会相信神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