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找到你的孩子了么?
今天看了一个纪录片,里面有一个场景:在一间餐厅的包间里,有外公外婆,大女儿一家三口,二女儿一家四口,小女儿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在一起吃饭。老人最小的外孙女向大家展示了老师赠送的一把昂贵的大提琴,所有人都非常高兴。只有最大的外孙子显得有些不高兴,他一边看着家人们在夸奖着他的表妹,嘴巴里一直在嘟囔。最后,实在憋不住了,就大声地说了一句:"一把琴有什么了不起的,至于说个没完么。"说完,其他家人都很惊讶地看着他。他的父母,就是老人的大女儿夫妇,立刻向大家道歉,并严厉的批评了他,最后他的父亲,带着他出去了好久。回来后,他很不情愿地向表妹和家人道歉,但他的眼睛里含着泪水,一脸的委屈。
这个场景对于很多家庭来说,都很常见。孩子说了不合时宜的话,大人们就开始责备孩子,并要求他道歉。其他人开始负责调和,让气氛重新和谐起来,最后一团和气的结束聚会。
这样的结局,很完美么?不一定。大家都在维护着一种和谐的气氛,却唯独忽视了"那个说话的男孩子"。可是,也会有人去安慰他啊,还会给他许诺啊。这不就够了么?况且,他说的话很不合时宜,难道还要说他做得对么?
我们暂且放下他的对与错,我们需要考虑一下,他说这句话的背后,是因为什么呢?片子的前一段告诉了我们,不论男孩女孩,这几个孩子玩的很开心,而且他们之间平日里还经常联络,显得很亲密。可为什么他会突然的说出这样"伤害人"的话呢?有人说是嫉妒,有人说这是孩子城府深,还有的说孩子家教不好,见到好的东西就要等等。
这些分析,都有一个漏洞,全都忽视了孩子被父母教育后,他眼睛里的泪水和满脸的委屈。整个片子里没有人去真正的理解孩子,都是从一个大人的角度来说教,或者把自己看作是孩子的朋友来安慰男孩。却没有一个人感受到了孩子的情绪,并做到陪伴和倾听。
陪伴,就是不去评判,不站在对立面,而是用自己的情感,去感受孩子的情绪发生了什么。去告诉孩子,你看到他做了什么,询问他发生了什么,倾听孩子的想法而不是立即评判。
一个孩子能说出这样的话,他的内心一定发生了令他感到痛苦的事情。但他自己无法表达,也不会表达。所以,他用这样比较"刺耳"的方法,吸引大家的注意,表达自己的情绪。这是孩子在表达情绪,而不是所谓的"发脾气"和"没家教"。但这样的标签,很容易就给孩子贴上去的。贴标签给孩子,是危险的,因为我们没有看到眼前的是个孩子,却在用大人的标准去要求他。
记录片的后面,是他获奖的表妹与他聊天的场景:两个人坐在秋千上,一边玩一边说话。其中有一句话,让我很感动:男孩子说:"我不是不高兴你得奖,我只是觉得那个时候我不能和你玩儿了,感觉我失去了朋友。我有些害怕,但是不知道怎么办。"说完,男孩子哭了一下,就开心地和表妹一起玩儿了。
我们自以为看到的"事实",并不只是我们看到和听到的,还包括了脑子里的加工。这个加工的过程,就让我们对"事实"的评判产生了分歧。再也看不到面前的人了,看到的,只是自己的面子和他人的看法。
而对最需要关注的男孩子,却"视而不见"。有很多时候,总说孩子不懂事,不听话,不理解大人。其实,我们何曾真正的理解过孩子呢?我们真的做到过"陪伴"和"倾听"么?
大人们总是急于处理事情,总是在着急的应对他人,却很少敢于放慢脚步,去看看孩子到底发生了什么。在方便的时候,先陪陪我们自己,倾听一下我们自己的声音吧。如果我们大人都不敢面对自己的害怕和恐惧,那我们如何能成为一个真正成熟和有责任感的父母呢?
孩子是一朵花,需要父母"真正的看到"孩子,他们才能感受到来自父母的阳光和雨露。
作者:菁莘
编辑: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