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1日,针对吉林省这片土地的振兴方案,林毅夫带领着团队开展了一段时间的考察与调研,得出了《吉林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研究报告》这样一份沉甸甸的答案,这个报告被称为“林氏药方”。针对“如何振兴东北经济”,经济学家林毅夫近日开出一剂药方:吉林省转型轻纺工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带动重工业继续发展。
这份报告发布后,引发了经济学界的一场大讨论,国内国外无数的学者的反驳与攻击,那么林毅夫其人其事到底是怎么样呢?
林老师作为“新古典经济学”的继承人,在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上提出“新结构”的概念,强调在遵循传统比较优势、自由竞争的基础上,需要根据不同地区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结构,由政府顶层构建相应的产业政策。林毅夫认为,以中国为代表的具有巨大发展空间的发展中国家应抓住机遇实现现有产业升级,并带动贫困国家,特别是部分非洲国家实现生产力转移和具备比较优势的资源禀赋的重组。国内机会有限的发达国家也应该积极创造条件,以投资发展中国家来实现资本的有效配置,规避新一轮因量化宽松政策而出现的新流动性风险,从而实现共赢局面。林毅夫所倡议的发展经济学具有浓厚的中国模式色彩,坚信政府的向善和服务民众福祉的功能导向,这与西方新自由主义者将政府视作必要的恶而存在的看法截然不同。林毅夫在不同场合提到过中国发展道路上面临的三大陷阱,即市场与调控体系的不完善、内外货币体系的结构性失衡以及最终需要转型的官僚政治体制,这些都切中当下政经改革的命门。他的理论及及其预言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中国道路的真理。
那么针对此次“林氏药方”,学界的质疑在哪里呢?
1、林只提产业结构,而没有考虑东北深层次的制度和文化问题。
2、东北的问题在于腐败的政治生态和黑暗的经商环境,不深化改革是行不通的。
3、东北人民的心态受计划经济影响极深,“等靠要”、“官本位”、“托关系”等思想严重影响经济活力。
4、东北人民都不生娃了,有本事的都跑了,连人都没了还怎么发展经济?
然而,文章也好、评论也罢,上述这些评论和“东北药方”基本没有半点关系,无非是借热点发挥,将十多年来重复了无数遍的老段子再次摆上台面。
针对以上问题,经济学人赛冬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1.东北——世界上最独特的土地
中国是全球同纬度里冬季气候最冷的,全球其他比东北还暖和一些的地方,基本都已经是无人区了。哪怕像日本这种人口密度极大的国家,人们宁可守着狭小的关东平原,也不愿意去人口密度很低、空间更加广阔得多的北海道生活——哪怕日本政府在80-90年代花费巨量投资试图振兴北海道也无济于事。东北如今的“超高人口”,只是因为其全球独一份的“冬冷夏热”所导致的农业时代超高人口的自然延续。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人口根据产业结构要素的自由流动,东北人口大幅流出和大幅减少才是一个应该有、而且必然会有的趋势——全球没有一个民族有如此巨量的人口堆积在冬季如此寒冷的地区,中华民族不是外星人基因,不应有例外。
同时,为何中美衰落的都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原因也很简单——经济结构变了,需要的地理要素变了,并最终导致人心也变了。
2.“吉林药方”给出的比照对象是湖北和重庆,然而东北的真的不一般
重庆、湖北存在大片连绵的高落差山区,这些地区由于地形地貌的关系,人均耕地极少,光靠农业甚至无法养活自己,大量农民只能外出打工。而东北的平原占比显著高于南方,人均耕地面积显著高于南方。重庆 + 湖北的人均耕地面积只有吉林省的1/3。
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无法生存的耕地面积,才能造就巨量人口背井离乡外出。条件更为恶劣的贵州,全省近20%的人口常住省外——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大学生奔赴重庆山区、湘西山区、鄂西北山区、贵州山区、云南山区去支教、扶贫,但却很少有人去东北支教扶贫。因为东北的大多数农村相比较南方山区实在是条件太好,根本不需要扶贫。
正是那些走投无路的无产赤贫农民工,撑起了长、珠三角90年代到2010年代依靠出口加工的高速发展,也正是他们撑起了自己家乡从2010年到现在所承接的产业转移。
而吉林省呢?并不存在这种大规模赤贫的偏远山区,也并不存在黄泛、淮害、盐碱地,其最穷的地市人均GDP也有近6000美元,其绝大多数农民都没有达到走投无路的地步,并没有参与艰苦枯燥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业的动力。
让户均几十上百亩耕地的东北农民去站台富士康和纺织厂,这一定是在开玩笑若不是因为人均2分的零散山坡贫瘠耕地连种包谷土豆都养不活全家,南方内陆山区农民又怎会愿意背景离乡干这种低端产业。
针对这个问题,赛冬同学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东北问题的根源在于其地球上独一份的气候条件。所有主动、被动的试图挽救东北的方案,都不足以抵抗这一基本自然规律。东北的冬天足够冷,冷到总有一定比例的人会以离开东北为毕生目标。东北的夏天又足够的热,热到让其囤积了远超出其在后工业化时代所能承受的产业人口。东北不够富,高端三产所需要人和财不会在此立足。东北又不够穷,无法逼迫无产农民走上富士康的流水线。两三代人后,东北的人口将会由现在占全国的9%,下降到不足5%甚至更低。东北的产业足够支撑其“膝盖斩”后的人口步入发达社会,正如北欧、北海道、阿拉斯加一样——在如此寒冷的地区,只有人口少,才能人均高。巨量的转移支付,巨量的固定资产投资,人为的“产业政策”,只会造成巨量的浪费。东北一些地区甚至在人口只有二百万的地级市修建时速300km的高铁,这无疑是一种竭泽而渔。减少这些不必要的投资浪费,加大辽东半岛城市群的建设用地供给,加大天津等华北大城市的建设用地供给。让东北人口自然的转移到他们更加热爱的温暖地带,才是王道。
在东北内陆,同样需要让人口能尽可能轻松的在哈尔滨、长春、沈阳轻松买房、落户、安居、乐业。只有高效率的特大城市,才能尽可能低成本地抵御严寒,保留住那些具有东北特色的高等教育、科研、军工、重工产业——城市足够大,人才才想留。而东北的大多数地区,除了少数大城市特大城市外,成为机械化的大粮仓,成为野生动物的保留地,成为连绵的国家公园,将会是一个必然的、无法人为逆转的未来。
或许残酷,或许无情,但对于大多数东北人、以及东北这块土地,这无疑是一个最好的结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