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念则静,静则通神。古往今来,凡圣人贤哲,立德立业者,无不以静为修,从静入手。不能静就不能成大器。心静则清 心清则明,心明则灵。心灵了就聪慧清醒,不会糊涂。就能过的自在,活的舒心。就能干大事,成大器。
人们常说,没临大事有静气,不动声色的静,其实是一种高智慧的淡定。只有理性的清净才能大智大慧,大彻大悟。
只有不急不躁的理性的静,才能静观其变,搞清楚变的动因,把握住动的趋向,最终达到以静制动,于无声处听惊雷的目的。
梁启超说,每天静坐一俩个小时,求其放心,常使清明在躬,气志入神,宠辱不惊。
静则生辉,动则生昏,一切浮躁和欲望都是来自不清静的心,不清静的燥动只会导致人们心理上的不满足,不平衡。从而产生既不安分,又不守己。不知所做也不知所为的盲目失望感,让人生活在烦恼和痛苦的孤独中。
陶渊明有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心灵上远离了世俗,住的地方自然就安静了。
人只有保持清静淡泊的精神才能心清体健 泰然自若。
清静不是叫人万念俱灰。什么也不想,而是应当顺其自然,顺时而为。动中求精,行止有常,饮食有节,心神安定,为人处世,平和安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