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出游篇
小贴士文稿
宋朝私家园林对公众开放的传统,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一名清代文人记录说:“吴下园亭最胜,如齐门之吴氏拙政园,阊门之刘氏寒碧庄,葑门之瞿氏网师园,娄门之黄氏五松园,其尤著者,每春秋佳日,辄开园纵人游观。”
苏州如此,扬州亦是如此:“扬州繁华……池台之精,不可胜纪。而张氏容园为最著……花史修花,石人叠石,水木清湛,四时皆春,每日午前,纵人游观。”位于金陵的袁枚随园,也是“每至春秋佳日,士女如云,主人亦听其往来,全无遮拦”。
这些对公众开放的私家园林,通常都是免费的,但也有一些私园会收点门票费,比如明代苏州葑门内一家私园,“广至一二百亩,奇石曲池,华堂高楼,极为崇丽。春时游人如蚁,园工各取钱方听入”。
这类门票钱,在有些地方又叫做“扫花钱”,如清时苏州,“春暖,园林百花竞放,阍人索‘扫花钱’少许,纵人浏览”。
有的私园还需凭票入园,如清代扬州的一家私园,“有园票,长三寸,宽二寸,以五色花笺印之,上刻‘某年某月某日,园丁扫径开门’, 旁钤‘桥西草堂’印章”。“园票”的出现,说明私园的开放制度更趋完善。
近代中国的一部分城市公园,就是在私园的基础发展起来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