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
首先分析这个时代的大环境,这个时代信息过于混杂,微博,公众号,百度,google等等,只要你到网上一搜就会找到各种信息。这个大环境好像是百货大厦,里面什么都有。
其次,我们再看看现代人的现状,每天都被这些信息包围,什么样的信息都有。现在信息太多,太过混杂,就好像没有整理的书一样,到处都是,想用的时候找不到所以需要对信息进行管理,像图书馆一样能随时调取。有的人虽然在“学习”,但是没有结果。就好像是,春天你在田里种下种子,本应该秋天收庄稼了,结果你在秋天发现自己的种下的种子没有结果实。说明自己在种植的过程是有问题。同样,若学习了,到头来发现总是得不到想要的结果,能反映出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出了问题。
面对信息过于杂乱,对于学习没有结果的同学们,我们该如何管理知识呢?
1.你自己是否清楚自己的方向(明确需求,建立何种知识体系)(类似于家里没洗衣粉了)
2.然后从大环境中挑选符合自己需求的信息"商品"(从超市里买洗衣粉)
【挑选原则:相关且基础】有目的性的挑选
如何寻找高质量的信息呢?(搜寻零部件/组成部分的过程,好似大浪淘沙)
1⃣️问该领域的专家,有什么经典的书籍
资料的特点:
1.体系化知识:主要以书籍形式体现;
2.应用性内容:主要以文章形式体现;
3.最前沿成果:主要以论文形式体现
2⃣️从知名网站搜索
3.构建该领域自己的知识体系(在知识间产生联系,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还原该领域的全貌的过程)
🔑盲人摸象告诉我们,学习任何知识之前要先对知识所处的领域有一个整体的认知,
如果直接从细节入手不知道这个知识点在整体的位置&该知识的位置。
知识是网状的,整体认知更重要。单独的知识点就好比大象的某一个肢体,如果我
们不了解知识领域的整体就进行单独知识点的学习,是很容易陷入盲人摸象的境地
的。
如何构建?
1⃣️可以找该领域的经典书籍/好的文章/好的课程,将现成的知识体系拿过来(别人的知识体系)
1.找到规范教材
教材主要分为基础类教材和应用类教材。我们这里的要找到的是基础类教材。因为基础类教材在知识点的涵盖上比较全面,也比较基础。而应用类的教材,一般是建立在拥有一定基础之上而编写的。
2.阅读目录、绘图
阅读书籍的目录,绘制思维导图。这样做能快速建立一个大概的整体认知。
3.速读
不一定要完全理解,速度要快,但必须要保证每一个字都阅读到。
4.再次阅读目录及图
5.默写绘图
6.修改优化
2⃣️对知识体系进行补充,完善(别人的知识体系)
3⃣️修改知识体系,直至成为自己的知识体系(变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https://img.haomeiwen.com/i4476296/57370af78993dcf6.jpg)
4.分析整理信息(信息点,要明确每个知识的作用和用途,即他在整个拼图的位置一样。这个阶段的知识点是散乱的,无序的状态)
5.总结和分享(在实践后要对其进行复盘总结,然后要分享【教是最好的学习方式,要不断的调用知识】)
所谓的调用是将大脑里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从里到外的过程)
原则:不断调用所学知识【持续调用知识是强化记忆的有效方法】
学以致用,持续的输出带动持续的输入,坚持调用知识,不要让信息愚弄,奴役,要做信息的调用者,掌控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