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哈默个人进化营静静写读书笔记
读书,读的不是纸上的字,而是作者笔下的心

读书,读的不是纸上的字,而是作者笔下的心

作者: 安七月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19-12-31 22:50 被阅读0次

    2019年年初,机缘巧合得到了一个为出版社写书评的机会,从此,看书、写书评成了我的日常。我的拙见也会发表在自媒体平台,但我却从来不会经营自媒体平台。套路听了很多,学不来更爱不上,当大家都在争着为畅销书写书评时,我还是坚持我手写我心。《送行》就是让我一眼相中的书,花了好长的时间读完,如今才提起笔写下我的感受。

    袁哲生,终年39岁,在台湾文坛有“冷面笑匠”之称,得奖无数。他擅长以青少年及儿童的眼光,表达自己对社会的想法,成人世界的无常、社会的虚假以及人际关系的疏离,都是他作品的主轴。选择用自杀的方式结束一生,在台湾文坛引起强烈震动,并进而引发人们对文学创作环境的思考。

    《送行》一书是袁哲生纪念的文集,收录早期绝版作品、未发表小说与私人手札。1995年,袁哲生出版首部作品《静止在树上的羊》,隐约展现日后的小说风格,本书“辑一”即来自于此作。在“辑二”文学评论里,我们则见证小说家与其他创作者的隐秘关联。到了“辑三”“辑四”,袁哲生书写出《温泉浴池》、《偏远的哭声》等成熟之作。

    文字,最真实

    袁哲生的文字很朴实,故事的场景、人物的语言、意象的捕捉特别接地气,让读者在不经意间就被带入到小说的世界里,仿如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例如书中的《雪茄盒子》、《差不多先生别传》、《尸布》和《忘情酒》,我想,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经历过这样的事情,遇到过这样的人吧。读着这些文字,我们随着他的眼睛观看,随着他的耳朵倾听,悟得一个又有情又无情的世界。

    袁哲生作品中虽然常出现关于死亡的话题,但他却是公认的开朗乐观,非常喜欢说笑话,总以快乐脸孔示人,不轻易向人吐露心事。袁哲生自缢身亡后,许多友人皆懊恼自己为何不曾看出好友处于困境之中,未能及时伸出援手,纾解袁哲生的情绪。原来,在袁哲生的谈笑风生背后,隐藏着无人理解的苦闷和痛苦。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句话“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这句话曾是我说服自己不被妖魔鬼怪吓到的理由,然而,我却从来不相信这句话。我的文笔不好,写不出优美的诗句,也写不出华丽的辞藻,凡下笔的不是当下的触动,就是内心的执念。不管以什么样的形式表现,不论借用什么样的载体传达,又或者真真假假混合其中,文字的色彩却是最真实的内心呈现。

    文字,最诚实

    《送行》一书不但收录了作者的知名小说,还有大量未发表过的私人手札。那一篇篇简短的字句,记录了作者不同时期的人生感悟和内心挣扎。阅读这些句子,思绪仿佛也坐上了时光时,随之快速穿梭在不同的年代和人生中。

    人不怕输,怕的是输了想法。(某人说的)”——我猜,之所以强调“某人说的”,大概是为了表达心中对那宽慰之人的无限感激吧。

    有时渴望自己陷入贫病虚弱中,或许我将因此迎接着世人。”——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伤痛不已时恨不得陷入昏迷……

    艺术和宗教皆从死亡开始。”——自杀,是一件悲哀的事情吗?也许是,也许不是,谁知道呢?没有人知道,那个做出选择的人事后是怎样的心情。

    很多人说“我手写我心”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写作态度,我不否认很多商业写作需要包装,的确无法任由作者天马行空,然而,人是有感情的,再多的套路也掩盖不住“真情流露”。同样的创作手法,不同的选材就是你的个性,就是你的心。语言可以骗人,文字却很诚实,文字的魔法总能随着作者心而任意变更文字的词性。

    文字,最治愈

    听书APP越来越盛行,这是“快餐文化”下的必然产物,毕竟时间有限,值得看的书太多。然而,我却始终不喜欢听书,一如我不喜欢二手的东西一样。再有磁性的声音,也道不出作者的原汁原味,何况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那么大,读后感如何能一样?亲自翻阅尚且有可能错过经典,更何况是收听别人的解读。

    袁哲生说:“文字像是中药,虚不受补。文字是补药,不是解药。”这一点我不认同,我认为:“文字就是万能的解药。”不管开心与否,笔下的文字皆是最佳的选择,尤其是在人生低谷时,文字总是最治愈人心的解药。人从来无法被说服,只能自己说服自己,与自己沟通的最好途径是:文字(写作)。

    文字的力量是无穷的,你永远不会知道随手拿起的一本书对你会有什么样的影响,也不会知道下一刻笔下的文字会无声无息为你治愈多少伤痛。事过境迁,你再翻看当时的文字,才恍然大悟“那时”和“现在”的桥梁,是曾经那些毫不起眼的文字。

    心理学家洛肯说:“写作让思想和情感变得触手可及。能帮助我们领会那些模糊不清、无法说出的东西。”《送行》这本文集不但让读者见证了一位经典作者的诞生,更让人体现到文字的力量。作者的文风带着黑色幽默,这是他对社会不会的宣泄渠道,也是他对内心痛苦的治疗方式。文字的力量是好是坏,不由词性决定,而由内心决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读的不是纸上的字,而是作者笔下的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znio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