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行僧

作者: 酒色财气的王小沫 | 来源:发表于2023-08-24 19:37 被阅读0次

辽宁有一群比坐牢还苦的“女苦行僧”,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吃一顿饭、出门睡野外。并且他们还没有任何的收入,那么她们为什么甘愿过这样的生活呢?

辽宁海城边陲,坐落着一座名为道源寺的佛教古刹。这座寺院处在一片原始森林之中,远离尘嚣,与世无争。

道源寺建寺之初,就立下了“不收香火钱”的规矩。寺门口悬挂着“绝不收取任何财物捐款”的提示牌,可以说是佛门中少有的“清修道场”。这里的僧众,全部都是女性。

起初,善男信女们见道源寺破旧简陋,纷纷要捐资修葺,都被婉言谢绝。道源寺的住持语重心长地说:“我们旨在清心寡欲,不为钱财所惑,入此寺者,就要远离尘世诱惑,只求心灵寂静。”

她们的生活极其简朴,严格遵守古法修行。每天只睡4个小时,清晨2点就起床打坐。吃饭从不挑剔,任凭斋堂送来什么就吃什么。每顿只吃一种素菜,过午不食。吃完饭立刻诵经,检讨是否有违背戒律的行为。

这些女僧平时穿的朴素长袍即使破烂也舍不得换新。她们自给自足,靠自己的双手劳作维生。她们种菜,种粮,打扫寺院,甚至还自己动手修葺寺舍,丝毫不介意这些劳累琐事。

在她们看来,一草一木皆是良师。忍辱负重,才能磨练心性。即使遭受误解,也只当作幻化考验,从不抱怨。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过后,她们会进行为期半月的“头陀行”。这是佛门僧侣的一种传统修行方式,即外出乞食化缘,将佛法传播给普通民众。

一行十多人排成整齐队伍,步履艰难。她们只带少量行李,不住旅店,全部露宿野外。队伍经过一个个村庄,只要遇到善心人,就会手持饭钵请求施舍一些粮食果腊以维生。

即使路上车水马龙,她们也丝毫不为所动,一心专注在脚下的路。

为了避开红尘,每逢秋后,道源寺的女僧们就要外出“云游”。她们背起简单行囊,步行数百里,走村串户,只求夜宿一亩净土,白天满世界游化人。这是对意志和体力的双重考验。

有一次,她们行至深山老林时,天色已晚,又遇到狂风暴雨。无奈之下,众人只能躲在矮树丛中临时歇息。

雨水浸湿了衣裳,山林中野兽出没,让人防不胜防。僧众互相依偎取暖,诵经祈祷,终于熬过了漫漫长夜。天亮后,她们诚心感谢上天的保佑,这种磨难让她们见识到了世间险恶,也更加坚定了求道的决心。

道源寺的日子并不易过,但女僧们却甘之如饴。因为她们在简单工作中找到平静,在朴素生活中获得解脱。即使环境艰苦,她也心怀感激。世人难以理解她们的选择,但她们只求心灵的自在。

她们行至一处荒无人烟的山区。天色已晚,却找不到可以落脚的地方。一个年轻修女脚崴了,几乎无法站立。

就在此时,一辆面包车出现在山路转弯处。车上是一个老头,他听说女僧们遇到困难,二话不说把所有人都带上车,开到下一个村子,给她们安排了屋子住宿,并留下饭食和药品。

一番周折过后,众人不禁感慨,这就是佛祖的精心安排,让她们见识到人间真善美,修行之路也因此坚定了许多。

这种朴素无欲、甘于奉献的生活,正是道源寺女僧们自愿选择的人生。她们或许无法完全避开世俗的苦难,但已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在喧嚣复杂的红尘中,道源寺就像一方净土,提醒人们远离尘劳,回归本心。

相关文章

  • 2019-04-25

    早,孤独的苦行僧!

  • 旅途总是会让人有收获的

    人生在于修行,苦行僧

  • 2018-04-02

    实验室苦行僧一枚

  • 2019-10-08

    开始苦行僧般的工作和生活

  • 2020-10-19 船新出发

    日后随缘更新 希望做个勤劳的苦行僧

  • 苦行僧

    苦行僧 苦行僧的我 徒步前行 烈日 毒辣地照射 皮肤被烫得 红彤彤 瞬间 皮肤干涸 脱皮起皱 像裹上一层 黑红外衣...

  • 苦行僧

    青春易碎时光老, 何处温暖几时春? 虽有千梦无半果, 难免蹉跎苦行僧。

  • 苦行僧

    墨记·日歌(壹佰壹拾·2018.8.19) 苦行僧 1 谁说苦难就一定会堆积成沧桑 只要打开了心灵的窗 赤着脚也可...

  • 《苦行僧》

    身着千补百衲衣,口食千村万户斋。 踏遍千山万水路,此生只求功德满。

  • 苦行僧

    陌上又西风,再看秋疏影。 远山瘦水问几声,来去匆匆谁人敢回应? 笑也不作答,答也是空咏。 天地一介苦行僧,独自吟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苦行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zqv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