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就是孩子
这是读过的一篇博文,感到很有启发。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认识世界的领路人。学霸绝对是盯出来的!一定是盯出来的!曾经带过一个孩子,读三年级时,家长在老师的建议下,这样盯着孩子。比如听写,孩子写错一个字,就罚10遍;错两个字,每个字罚20遍,以此类推。这样做让孩子知道,所有的错误都需要加倍偿还。再如,孩子的记作业的本子,每天回到家,要求孩子先看有哪些作业,完成一项打个勾。家长从不会帮孩子记作业,如果漏掉了,不好意思,除了要补上,第二天还要多做。这种“盯”,就是让孩子对自己的错误产生一种敬畏之心,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责任是什么,父母的边界在哪里。早期的盯,孩子的学习习惯容易养成。学习本来就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家长的这种“盯”,对孩子来说,就是养成好习惯,就是去接纳“世界本身就是苦大于乐”,让孩子怎么才能够专注在事情的本身,而不是自己那种情绪。这些年来,老师接触了很多学生,也接触了许多家长,不得不承认,学霸人造的多,都是家长盯出来的。”
紧盯孩子的错误。很多家长只知道孩子学习很差,却从来没有观察过孩子什么地方差?家长每一天只是看着孩子从家里出去上学,晚上准时回到学校。至于孩子真的去了学校没有,家长不知道?孩子在学校学了什么,家长更是不知道。家长自认为自己的文化水平低,没有办法教孩子,把所有的责任推到学校。却不知道,孩子比的毕竟是学校教育,还有家庭教育。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不闻不问,让孩子感到有空子可钻,让孩子感到家长对于教育的不重视。作为家长,应该每一天检查孩子的作业,至少能够看一看孩子的作业是否工整的完成,是否学习的态度端正?家长在看一看孩子的书包,是不是里面有各种垃圾,是不是书籍都破烂?家长对于孩子的书包的检查会知道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的习惯。孩子学习差,不仅是知识上的,还有学习习惯上的。面对差的成绩,家长要清楚地知道什么地方出了问题?而不是笼统的认为孩子不是学习的料。任何环节的断开,都会为孩子的学习挖一个坑。紧盯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然后把他们一个个的解决。一遍又一遍,知道他真正的解决。让孩子知道任何错误都需要付出代价。孩子对于错误的敬畏就是变成学霸的必经之途。
紧盯学生的作业。这是一种清单意识。每一天,孩子把必须完成的作业写成清单,按照这个清单逐一去解决。这种清单的方法会减少孩子做作业的拖延,让孩子有更强的目标意识,也会让孩子每一天都变得充实。家长紧盯孩子的作业,就会降低孩子变成差生的概率。每一个成绩差的学生背后绝对是家长的不负责任。家长的甩手掌柜。家长参与作业的检查,让孩子看到一种态度,而不是知识的检查。
孩子,永远是孩子。贪玩、偷滑耍奸都是很正常,需要家长的不断的提醒,不断地督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