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说说八十年代的万元户的话题

说说八十年代的万元户的话题

作者: 雪梅姐在上海 | 来源:发表于2023-11-23 03:59 被阅读0次

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现在多少钱才相当于30年前的“万元户”?

回答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钟伟的一篇权威学术研究报告,答案是“255万”!

在我理念中当年的一万元相当于现在的二十万吧,真是井底之蛙的见识了,当年一万元已是现在的255万了。

专家说是255万,看到这个数估计很多人都震惊。

255万可以在我国绝大多数三四线城市买一套一百多平舒适的房子,还可以买一辆30多万元的轿车,手里可能有几十万的存款。

这篇文章中列出了物价比例,比三十年前涨了几十倍,千倍的都有。

八十年代大米:0.12元/斤。现在:4.4元/斤。价格是30年前的36.66倍。这

大白菜八十年代:0.02元/斤。现在:1.8元/斤。价格是30年前的90倍。

培养一名大学生:八十年代:从小学到大学学费为140元。现在:从小学到大学≈150000元。价格是30年前的1071倍。

记得那时的猪肉卖九毛五分一斤,盐卖三分钱一斤,菜油卖二毛二分一斤,棉布、卡叽布、的确良布二毛多一尺。我记得父亲给我买一件全毛羊衫十二元钱。

那时上海的消费也低,我86年第一次来上海,公交车是五分至一毛,站点多的也就一毛五分,是那种带辫子、电车。过黄浦江轮渡三分,豫园的小笼一毛五分一笼。

八十年代末,家乡小镇出了三家万元户,李家、方家、汪家。那时轰动整个乡村,这李家和汪家都是开百货店的,方家是搞个体运输车的。

李方二家还结了亲家,方家之女嫁给李家儿子,人人称赞的门当户对。

到了九十年代中期,做生意的人、开店的也越来越多,万元户也不足为奇了,我娘家也能排得上是万元户了,九八年,父亲把老房拆了,建了一幢二层半的小楼房,当时,也称得上小康之家。

98年我已在上海浦东,工资拿到五百,当时房价二千一平,如今翻了二十倍了,四万一平。

现在常听老人言,现在的钱不值钱,如今环境还难挣。

万元户的年代,他们都高兴地分享自己如何成为万元户,而现在千万元户,都是藏着掖着,低调地护着一亩三分地。

年轻时,我也成为过万元户,但都流失在过去的岁月中。而如今,只期待下一代赚钱做255万的万元户去了!

相关文章

  • 谁动了你的钱包?

    谁动了你的钱包?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万元户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号,甚至是“土豪”的代名词。要是哪个村里出了一个万元户,...

  • 八十年代的万元户,是怎么做生意的

    八十年代初的农村万元户说,一家人要想靠种地富起来是不可能的;要想赚到钱,就得做生意? 这位万元户说,做生意关键是要...

  • 我就是那个老牛肉

    作者:预言 简介: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农村,人们生活贫穷,没有手机、没有电话、没有电脑、没有冰箱、没有空凋,万元户是...

  • 听心理咨询师说:要不要生二胎?

    同样的话题,不同的时代面临的却是不同的困境! 先说说我出生的那个时候作为对比,我是八十年代出生的人,俗称“八零后”...

  • “穷算命,富烧香”,为什么这样说?下一句才是人生真谛

    大概自从货币被发明出来以后,人类的贫穷和富裕,就可以很清晰地用数字来衡量了。比如八十年代的“万元户”,那时候所有人...

  • 散文,青春|小时候,我为老爸沽酒(写在父亲节)

    老爸是个生意人,刚开始喝酒是为了生意上的应酬。上世纪八十年代,老爸的生意做得很大,是远近闻名的万元户,据说老爸喝过...

  • 我爸

    我爸就是一个农民。一个八十年代能折腾,当过第一个万元户又折腾地赔光光的农民。后来当过风光无限的沙场老板——中途又因...

  • 存钱储蓄和购买储蓄型保险到底有什么区别?

    在七八十年代,当听到“万元户”这个词时,大家第一反应:“哇!好有钱!”,确实,在那个猪肉几毛钱一斤的时代,一万块钱...

  • 万元户(短篇小说)

    现在,相信很多人对“万元户”这个词儿是陌生的。 这个词,大概盛行于八十年代前后,我之所以对这个词记忆犹新,是源于我...

  • 二婶三十年未取的万元存单

    “万元户”,这个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现的名词,一度成为许多人追求的目标。它悄悄拨动着每个人的神经,甚至全国都在这种拨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说说八十年代的万元户的话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zriwdtx.html